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中国是实现梦想的热土

我国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辉耀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10月23日 14:21:50

更多

在科学人才思想和有效工作举措推动下,我国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必将全面增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3.jpg

  人才流动有其自身规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经济体占据产业链高端,人才等全球优质资源曾经长期向发达经济体聚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与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发展陷入困境,而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选择将中国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热土。

  为了更好了解中国各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发展水平,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从国际人才规模、结构、创新、政策、发展和生活六个方面,对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进行整体和分区域评估,编写了《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这一评估是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人才竞争力研究经验、获取权威数据的前提下进行的。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力总分较高的区域。这4个地区以经济发展、产业创新、国际合作和开放包容等整体优势,组成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由其他东部沿海省份及中西部发展较好的省份组成。

  研究发现,近年来人才流动的方向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许多原来离开中国到海外谋求发展的人纷纷回国,带回国际化知识、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网络。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约5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约43.3万人,回流率达到79.43%。人才回流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优势之一。此外,我国发展对其他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例如,海外华侨华人有6200多万,其中专业人士接近400万人,他们广泛分布在教育、金融、高新技术等行业,很多人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级管理人才。近年来,他们中的不少人选择在中国创业安家。

  我国之所以能汇聚众多国际人才,与我国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我国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方式,为其出入境、就业居留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比如,2016年,公安部分别推出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1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和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的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随着各地吸引国际人才新政的实施,我国国际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当然,为进一步增强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我国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提高。比如,进一步加强引进国际人才的顶层设计,设立专门的国际人才管理机构;加强政策可操作性,持续发挥国家创新区域在引进国际人才方面的引领与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城市群国际高端人才共享模式;进一步加强城市软实力建设,从自然环境、城市文明和生活配套等方面提升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水平;建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打造国际人才协调服务专业平台;等等。在科学人才思想和有效工作举措推动下,我国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必将全面增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作者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国务院参事)

标签: 国际人才;发达经济体;人才流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0/W0201710235165709768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