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共享护士”上路,需要政策与资源成全

来源:光明网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04日 14:19:32

更多

打开手机APP,手动下单,即可呼叫护士到家中提供打针、输液、换药等服务。

timg (2).jpg

  打开手机APP,手动下单,即可呼叫护士到家中提供打针、输液、换药等服务。当下,山东、福建、陕西等地悄然兴起“共享护士”医疗模式,医疗卫生领域搭上“共享经济”快车。对此,专家呼吁尽早制定相关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治病输液可以足不出户,这很早就是社会对于舒适医疗的憧憬与期待。更何况,预计到202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这部分群体将更需要上门医疗服务。目前看来,尽管“共享护士”的收费比医院的标准要相对高一些,但社会的“强需求”决定了这个领域确有发展的必要。

  不过,当前关于“共享护士”的诸多相关讨论,已经触及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共享护士”之路要走好,还有不少难题待解:首先,“共享护士”上门服务,突破了目前护士执业的有关规定,处于制度上的模糊地带;其次,上门医疗服务不比一般家政服务,其对安全和专业有着极高要求,那么,这种新型服务关系中的医患风险,如何控制?再者,“共享护士”要实现红利的最大化,必然需要充足的护士资源作支撑,在当前护士资源整体供应不足的背景下,这种模式能走多远,是否会否冲击现有医疗机构的正当医疗秩序?

  客观上说,当前“共享护士”制度空白、风险责任承担不明等担忧,几乎是所有创新模式都共同面临的问题。因为创新往往都会跑在现有制度前面,相关规范较之于创新成果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医疗作为一个高风险、高专业度的领域,制度规范不能落后于创新太久。如果一味以不合规的理由将“共享护士”的创新之路堵死,当然不够理性。因此,综合考虑其现实需求与风险存在,相关制度的建设宜早不宜迟,不应等问题来“倒逼”。

  就如网约车的发展一样,即便解决了“合法性”问题,也不等于围绕“共享护士”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比如,未来若“共享护士”模式在制度层面打开了口子,平台又如何被监管?在对注册护士的审核上,平台何以保证将虚假信息降到最低?上门服务中的医疗纠纷,该如何判定,平台能否完全主导?这些都是非常具体,却又不可回避的问题。要知道,相较于网约车,医疗领域的“试错”成本可能更高,纵容任何漏洞,其风险都将被放大。所以,对于一大批目前正在兴起的“共享护士”APP和其对应的新业态,监管层面的“包容审慎”是必要的,这其中的“尺度”如何平衡,考验监管智慧。

  “共享护士”的兴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其具有类似功能的“家庭医生”。只不过前者是市场化服务,后者在现有语境下则更多是公共医疗服务的延伸。一定程度上,“共享护士”成了互联网创业的新热点,就在于原本可由“家庭医生”承担的责任,目前还处于缺位状态。这两者都必须建立在一定规模的护士、医生资源的基础之上,而目前看来,我国在这方面的资源供给,恰恰是软肋。有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护士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而我国只有1‰左右,总计尚有百万名护士的缺口。因而,不管是推进“家庭医生”,还是“共享护士”,专业护士和医生的培养与职业激励,都得尽快跟上。

  一方面是社会的现实需求,一方面是解决现实需求的方式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唯一的破解之道,只能是直面问题,对症下药,多措并举,通过优化后者来实现对前者的更好满足。“共享护士”目前面临的尴尬,就应该作如是观。


标签: 护士;共享护士;家庭医生;现实需求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6/W0201806042807391214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