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地评线 | 重讲长征精神 走好新时代扶贫长征路

来源: 瓯江行 作者: 胡海珊
编辑: 郑胜颖
2019年09月20日 17:53:23
分享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中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在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之际,重讲长征精神意义深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重讲长征精神,就是要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走好新时代扶贫长征路。长征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在前有大河汹涌、后有追兵虎视,且双方兵力、武器装备极度悬殊的情况下,灵活发挥运动战的特长,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敌20个团,毙伤俘敌5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充分体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燎原,并最终映红东方大地,就是因为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初心,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始终树立革命必胜的信念。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新困难,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这就需要我们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长征精神,坚定目标,不畏险阻,逆势而上,不断跨越前进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新时代脱贫攻坚道路上步步向前。

  重讲长征精神,就是要以百折不回的艰苦奋斗精神走好新时代扶贫路。长征路上,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还要粉碎敌人数不清的围追堵截,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是坚韧的耐力和不屈的意志支撑红军将士度过难关,赢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正是因为始终抱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勇气,而这也是扶贫攻坚路上必不可少的精神引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难度可见一斑,但扶贫工作再难,难不过红军当年;扶贫条件再艰苦,苦不过长征之路。我们要始终抱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长征情怀,无惧风雨,居安思危,努力形成扶贫合力、健全扶贫体制机制、投入扶贫资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重讲长征精神,就是要以一往无前的无私奉献精神走好新时代扶贫长征路。长征期间红军历时两年,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2.5万里以上,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精神”所揭示的本质上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奉献精神。老英雄张富清一生奉献深藏功与名,扶贫女书记黄文秀扎根基层忘我牺牲,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抗灾救险奋不顾身,和平年代的各行各业都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在守护着祖国的一方平安、繁荣和稳定。这一切,都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无私奉献的长征精神的体现。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无数基层干部为了大家舍弃小家,常年奔波在扶贫路上。道阻且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对纷至沓来的挑战,面对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第一生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最终目标,众志成城,迎难而上。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这场等不起、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持久战中夺取伟大胜利。

标签: 脱贫;扶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政权;历史进程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