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钱江潮评 | 应急管理现代化是道公共考题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陆玄同
编辑: 方涛
2019年12月01日 11:46:28
分享到:

  应急管理职能是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关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jpg

  所谓现代化,就是统一领导与协调联动并举、全过程管理和关口前移并行、行政管理与社会化服务并存、制度建设与程序化运作并重,也就是说既要有切合现代的管理制度,也要有强的执行力,更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要将原先分散的政府治理单元纳入综合性的应急管理体系中,同时考虑将社会力量纳入其中,不断拓宽应急管理中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路径,将居民的“自救”、邻里社区的“共救”与政府的“公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自救”与“共救”能力。

  但目前我们在应急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救轻防”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分散管理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应急能力总体不适应严峻复杂的公共安全形势,不适应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通俗地讲,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和善后恢复等环节。虽然各国应急大都遵循这个治理路径,但仍有各自特色。根据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目前国外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美国模式,突出州和地方政府的自主管理;日本模式,强调突发事件牵头部门相对集中管理;俄罗斯模式,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

  此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也提出,要“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其实都有着这三种模式的影子。

  面对的灾难现状不一样,治理方式也必然不一样。我们面对的一个基本国情是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同时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那么不管是从顶层制度设计,还是具体应急处置,已然不单单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的事。需要社会形成善管善治的合力。正如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倡导者盖伊·彼得斯所言,“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化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

  所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很重要的一点就表现在全社会共同参与。这既是社会团体、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一种途径,也是自我规避风险、走出灾害困境的现实要求。

  同时,也体现在应急管理队伍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工作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赴汤蹈火”的斗志。从过往的应急管理事件中,我们毫不怀疑“应急管理人”的牺牲精神。不管烈焰炙烤如何强烈,都夺不走森林消防员们撕开火线、刺穿“火龙”心脏的决心;不管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如何大,都击不垮消防救援战士用血肉之躯围成的钢铁城墙。面对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不断,他们说,“哪怕是爬也要爬进去把人救出来”;面对台风登录,他们说,“群众有难,我们必将全力以赴”;面对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他们说:“有什么理由畏惧艰险?”

  这是他们的责任担当,更是初心使命。有着这样一支勇于为人民牺牲的队伍,有着更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有着全社会的共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应急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标签: 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管理;治理;公共管理职能;长期任务;紧迫任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qjcp/ttsp/201912/W0201912014238360638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