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欣闻“博客”成为政协提案的“工具”

www.zjol.com.cn 2006年01月1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推荐阅读:

全国首创,代表委员“两会”博客

  据《北京青年报》[1月16日]报道,昨天,浙江省政协九届第四次会议开幕。13点32分,政协委员肖锋写的《我看到的政协开幕式盛况》就挂到了浙江博客网时事评论类帖子的顶端。紧随其后的是肖锋于14日发表的关于政协提案的帖子,不少网友都在后面跟帖评论。据了解,这也是第一个以政协委员提案为主题的博客。

  读到这则消息时,一股充满时代气息的“暖流”流到了笔者心头,把提案毫无保留地“印”在博客网上,并与网友们积极地“互动”,“说民事,听民声”,在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直来直往”,让政协委员的“想法”与“观点”,与群众“心连心,手拉手”,乃至想从提案的“取之于民”到提案的“用于之民”,整个过程始终与网民的“互联”与“沟通”,这样的举措势必在一片欢呼声中落出端倪,也必会在一片鼓掌声中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送”的“常规武器”。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穿越了“沟通的屏障”,使地球人“互联”成为可能,博客的出现更是锦上添花,为每个人提供“沟通互联”的平台,让“博客”的方式,走入政协与人民沟通的新举措,虽是“第一次亲密接触”,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尝试,其一,此举“拓展”了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从而更好地代表民意、反映民生、体察民情,其二,新兴事物“博客”已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交流沟通方式,特别是青年网友们更是“拳不离手”,通过博客方式实实在在地激发人民群众“青年一代”对“参政、议政、协政”的兴趣,是现代技术和民主政治完美和谐的结合。其三,能“立竿见影”地整合四面八方群众的心声民意,可谓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现代经典版”。这“与时俱进”的举措,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实践体现,虽然是政协委员肖峰个人的“所做所为”,他做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螃蟹”吃得好,吃出了新意来,同时,这举措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人大政协“参政议政”方式的“大转变”,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政协委员不拘一格地通过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及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第一时间”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使整个政协会议成为代表民声,整合民意,为民说话的“群言堂”。

  写到此时,不禁令笔者想起新华网日前的一条消息:与往年一样,上海市政府在新年伊始就公布了2006年政府要帮助老百姓完成的十大实事项目;与往年不同,今年上海确定的实事项目大多来自于市民建议,老百姓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实事项目上拥有了“发言权”。上海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开始征集市民对政府实事项目的建议,征集期间总共收到各类意见577条。在对这些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的基础上,上海市政府再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最终确定了今年实事项目的内容。[1月14日《新华网》],这浙江与上海两件新鲜事的“不谋而合”,真能说明政府部门“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民意、民声、民情已“绿”江南岸了。正是“执政为民”的好时候。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潘志勇  编辑: 吴辉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