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买处案”悲情背后的断裂与放逐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推荐阅读:

  当我们看到这则报道的时候,一年中的“六一”将至。我们绝不拿一个特殊的个案来诠注“六一”,但这样的一个节日却加剧着一种别样的悲情。

  去年9月间,当小梅和小宝在河南南阳方城县某镇一中门前流连时,被当地派出所的公安带走了。她们是一宗触目惊心的奸淫幼女案中的受害者和同犯。据报道,南阳市中年男子邓军,从2004年的秋天开始“买处”,涉嫌奸淫幼女17名20次以上,其中包括12名14岁以下的幼女。这些幼女大多为在校初中生。小梅和小宝都曾与邓发生性关系,在得到邓“买处”的酬金后,她们转而为邓寻找处女。

  面对这样的新闻,如果我们所有人的良知与感受仍未泯灭,如果我们都能以为人父母的心情去看待这样的事例,也许我们可以真正感知一种泣血的寒冷与尖锐的羞辱。我们这样说,并不仅仅因为17名幼女所谓的贞操在金钱面前的全面沦陷,而更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这17名幼女所代表的一个更大多数的群像,以及屡屡发生在这一群体身上的悲剧所喻示的断裂与放逐。

  她们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正如报道所欲揭示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问题那样,我们也的确需要从这一点去看待悲剧的源起。毫无疑问的,她们的遭际首先是断裂下的悲剧。从她们的父母背负生存之重不得不远走他乡,从邓军仅仅以1600元就攻陷了一个个留守儿童的心灵防线,我们都不难得出一个社会阶层与收入断裂的事实。如果不是一种断裂,如果农民在农村有所保障,他们的子女还会饱受离散之苦吗?

  同时,她们更是被放逐的一群。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国家是另一个父母,教育是另一个监护人。然而在她们的父母远走他乡后的空虚之地,我们没有看到相关力量及时的补位,没有看到常态教育的校正与填充,因此她们的留守,只能成为一种遗留,却没有丝毫守护。她们被流放,处在心灵的蛮荒之地。

  就是这样,她们最终成为罪恶的目标,甚至本身也成为一种罪恶,如小梅和小宝得到邓“买处”的酬金后,转而为邓寻找处女。她们都是一株株庄稼啊,长在国家的田地里,如果难以得到父母或父母一样的守护与经营,收割她们的,只能是罪恶。正像在“买处”案中有着4名受害女孩的那个村子的一位村干部所说的:“坏人抄了父母们的后路,直接把十几岁的孩子给毁了。”

  她们真的被罪恶提前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收割了,而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以对。案发地的一位村干部说:“我们村里4个女孩受害,只有一个还在上学,其他3个都被父母回来接到打工地去了。”事实上,这17名女孩大部分辍学了。被迫辍学,就是我们社会所能给予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灵修复之法吗?这已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断裂了。

  也许一开始的断裂已经喻示到了放逐直到无限放逐,也许只有从根本上实现对于断裂处的弥补才能稍稍挽回一些被放逐的灵魂。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达2000万之众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一个2000万群体的盲区及其更茫然的未来,是谁也不能轻忽的。

来源: 潇湘晨报  作者: 杨耕身  编辑: 王俊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