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社会新语 正文
    
别让心理沙漠蔓延
2010年06月21日 08:11:33 来源: 《人民日报》  [进入论坛] 

  你是否受到每天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的尊重?

  你是否获得了教育、训练、鼓励与支持?

  人们是否注意到你所做的事情?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是否有潜力,就看他的员工能否不假思索地、正向地回答这三个问题。近期富士康接连发生员工自杀事件,人们在震惊与惋惜之余,也开始重新审视:企业在给员工提供物质报酬的同时,如何增加对他们的心理关照?

  的确,当新一代农民工告别土地,回首不见故园、前行未有定所时,当被忽略掉精神情感诉求、抽象为“产能”的工人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从事枯燥工作时,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人们心理上的脆弱与孤独,将不可避免地生长甚至蔓延。

  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势在必行。

  企业文化,根在民族文化。基于民族文化的企业文化,能唤起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

  时下,一些企业的经营效益节节上扬,但文化“沙漠”也相伴而生:热心的工会大姐走了,换成文字简约的公告栏;能比来比去的工资条不见了,只有相差悬殊、讳莫如深的年终红包;灯火通明的场办夜校、锣鼓喧天的运动会、温馨方便的幼儿园撤了,八小时外员工冷暖与企业无关……

  然而,国门之外,欧美企业家和学者却开始将目光转向日本,挖掘日本企业战后迅速崛起的秘笈,结论是——强调“和谐共生”的东方文化是其法宝:“终身雇佣并强调同级别薪酬均等化的年工制,完善的培训、晋级制以及丰富的文体活动,使职员身上洋溢着希望、奉献以及创新的光芒。工人并没有被固定在流水线上,甚至按项目灵活组合,个人的兴趣、热情和科研技改能力,得以体现、施展……”

  “和谐”、“不患寡而患不均”等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大多数国人的“精神胎记”。企业应当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力促和谐、公平,让企业与人“文化共振”,激发出巨大的能量。

  企业文化,载体是制度。企业文化不是口号、标识或做秀,必须渗透到组织决策、战略选择及管理架构中。

  比如,“有人情味儿”的企业文化就不妨具化为:科学的经营指标,确保生产均衡化、员工负荷稳定;公平、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让员工有奔头、有指望;实用的培训课程安排,给员工补能量、添自信;合理安排班组中男女员工的比例、为夫妻员工提供宿舍,组织文体活动等,满足员工的情感、社交需求;制度化的谈心及心理干预,帮助员工走出心理误区,等等。

  企业和,社会安。愿我们的企业文化汲取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既让员工敬业乐群,身心健康;也给自身源源能量,常新常青。


浙江潮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相关评论
浙江潮视点 更多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观潮者:洋快餐,出了问题还屹立不倒?
·给拉"许三多"们下水者来一个"截击"
·“最美妈妈”需要爱的接力
·一位爱心妈妈与一座城市的“对话”
·让乘客盖脏毛毯,航空公司难辞其咎
·官员不剪彩,庆典更精彩
·“财迷哥”之于“啃老族”的镜鉴价值
·走不走都收费的公路太霸道
·伪装的奔驰警车“为了”啥“工作”
浙媒发言更多
·乳业新国标,越来越像“和稀泥”
·雨太大还是水太深
·怎样看刁民
·“绿房子”,千万别再“搭错车”
·街道领导,为何说不得
·假本田真奔驰,假回应真狡辩
·如此祭孔,太功利
·公开“三公”,诸部门还在等什么
·“社会共识”何处寻
·“感谢祖国”的两个逻辑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