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考题接地气了评分标准呢

羊城晚报 钱克锦
责任编辑 柳博姗
2014年03月11日 14:54:57

更多

  一个执着于“一考定终身”的社会,高考题目备受关注自在情理之中。除了每年的高考命题,近年出现的一些大学自主招生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更引人注目。因为它是在人们对高考日渐僵化感到不满时,以改革措施的面目出现的,似乎是未来方向的代表。

  这也许正是今年江苏大学自主招生试题在这两天引起广泛议论的背景。当然,江苏大学命题成了热点,还在于它贴近社会生活,话题引人关注。比如说,有问“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有何不同”,有问“如何才能保护环境”,如果觉得这些还算是新话题中的老生常谈,或者仍有应景之嫌,那么“见到一个老人跌倒后该不该扶”,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这么说原因有二。

  首先,诸如有机还是绿色之类,基本算是知识类型;保护环境则有隐隐若现的标准答案,这两类问题固然贴近生活,然而却似乎未能“发人深省”。但“扶不扶”就不一样了,社会热点,争议极大,人言言殊,并且还各有道理。回答这类问题,非要经过思考不可。而通常说来,必须思考而非死记硬背,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和潜力。

  其次,我不知其他自主招生考试如何,但总觉得我们的各类考试,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规模,正面引导的意味极浓,总是弄一些非常明显的对比,千方百计让考生去批评“坏”的,歌颂“好”的。而“扶不扶”,按理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这个思维。

  当然这么说,也许高兴得太早了。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题目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看考官在评定结果时的“官方态度”。正如以前讨论中考高考作文题时,我们曾提及:没有什么好不好的题目,关键要看当考生答案在逻辑上文字上很强大,却和考官的“官方态度”不符合时,其容忍度有多大。这个“关键问题”,同样适用于江苏大学自主招生中“贴近生活”的命题。

  另外,从制度层面来说,自主招生毕竟是对高考制度的小修小补,而非彻底改革。正如有人说的,如果高考是个独木桥,那么自主招生就是在选拔一些人,给他们过这个独木桥的优惠卡。创新固然有,但这能给整个体系带来多大影响?谁知道呢?

  不管怎么说,人们能够对江苏大学自主招生的贴近生活命题有好评,说明公众对高考制度改革有期望。至于这个制度要怎么改,还真别说,在当今社会情况下,谁也没有个“万全之策”,好在大家都意识到必须改了。希望“扶不扶”这样的问题,能够给高考制度改革带来一点新意思。

标签: 高考命题接地气 一考定终身 高考改革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