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本网观点 正文

校园暴力背后"黑手"亟需惩戒


责任编辑 曾杨希
2015年01月08日 15:25:18

更多

  “啪、啪、啪”小校园角落里正在发生令人震惊的一幕,看上去弱小的女生被几个同龄女孩子用力疯狂掌掴。

  这不是拍电影,但却与电影《逃学威龙》中的场景不相上下。近日,浙江江山某中学一八年级女生因没穿校裤,被四个九年级女生堵在墙角连续打耳光“教育”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引起轩然大波。

病态的教育生态,才让未来的花朵经受摧残,各方亟需彻底反思。

  几个未成年的少女为何对另一个少女下手?青春期的状态是否就是如此?如果加强教育和引导,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而更深的则是,校园暴力事件背后究竟谁是“黑手”?

  权威专访:

  国务院关工委委员、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 卢勤

  著名教育学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江山校园暴力事件绝非个例 青少年暴力现象日趋严重

  在百度新闻里搜索“青少年暴力”,能够显示该词条有210多万篇相关新闻报道。最近的一条,是浙江江山某中学一八年级女生被四个九年级女生堵在墙角连续打耳光的新闻。新闻中,配有“打耳光”的现场视频,看起来有些残暴。

  这起事件发生在2014年12月10日,起因是该女生因没穿校裤,被高年级女生掌掴“教训”,一名女生“教训”过程拍下,元旦期间因无聊传上网络,一时间引起网友围观,舆论哗然。几乎差不多的时间,广东佛冈一女初中生被多名少女脱光衣裤殴打并拍视频的事件曝光,警方介入处理。

  最近,青年少暴力事件越来越多地被曝光。2014年11月底,一则山西娄烦县“四名女生殴打一名女生”的新闻曝光;2014年5月25日,一条“北京奶西村三未成年男生轮流殴打一少年”的视频震惊公众。事件曝光后,据媒体追踪报道,被打者退学,打人者搬家。

  ……

  2014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发布《2014年全球预防暴力状况报告》,重点论述了人际暴力问题。人际暴力系指家庭成员、朋友、陌生人等之间的暴力行为,涵盖青少年暴力等问题,报告显示,暴力造成受害者,尤其是受害妇女和儿童易终身健康不良,并导致过早死亡。

  青少年暴力事件中,不少不仅是对受害人进行身体伤害,还将暴力视频传到网络上,带来的不仅是对同龄人的伤害,也是对自己和整个社会的伤害。

  花季般的年龄,却有着夸张暴力的行为,让人不禁要问,本该是纯真善良的青少年为何变得如此暴戾?

  三方面教育缺失或酿惨剧 暴力反映青少年心理无力

  每年都有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暴力事件出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对青少的教育缺失。

  著名教育学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同这一观点,他告诉浙江在线记者:“青少年暴力事件背后体现着在教育上,我们有三个面方面的缺失:一,规则的教育,这里的规则指法律法规等。现在,很多学校的法律规则教育还停留在概念层次,青少年不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能做,难免产生过激行为。二,生命的教育,我们要教育青少年珍惜生命,不但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别人的生命。三,心理教育。青少年心理建设薄弱,易产生嫉妒等负面心理,也很容易性格偏执、发怒,现在发生的暴力事件,恰恰显示了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不够。”

  花季年龄暴力示人,另一大原因则是“情感”。国务院关工委委员、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知心姐姐”卢勤说:“这恰能体现青少情感的缺失。”

  卢勤分析,青春期暴力倾向的孩子有一些特点:一,缺乏对人的尊重,内心世界缺少不同意见,不顾别人的感受。二,他们内心压抑,找不到发泄渠道,所以会拿同学发泄不满。三,在影视等作品中看到暴力会有印象,会模仿。四,他们觉得暴力是“酷”、“厉害”的表现,但这恰好是他们内心虚弱的反应。暴力只能表明他们心理的无力。

  诚然,很多事件背后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确实有一些问题。比如,据记者了解,此次因掌掴事件的施行者中就有留守家庭的少年。卢勤说:“事件中的孩子,很可能家庭教育缺失,他们没有对“友善”的体验,只能从暴力中获得快乐。”

  亟需快速遏制青少年暴力司法惩戒绝不能缺位

  校园暴力在很多国家都有。据报道,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初中阶段最严重。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

  “掌掴”事件发生后,江山本地教育局对中学相关负责人作出问责处置。

  卢勤说:“处理这类问题时应该不光对针对事件本身,更应该追究深层次原因,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应该在哪里加强教育。”她认为,和被打者相比,打人者的内心缺失更严重,重要的是真正让他们意识自己错在哪里。“未成年人应该得到关心、教育和保护。社会有责任帮助未成年人,对他们进行心理干扰,了解他们内心的认知。”

  1月6日,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19岁的舞蹈学院女生小红(化名)因被怀疑和师姐小丽(化名)的男友暧昧,被小丽和3名舍友关在宿舍殴打。小丽等人还指使另外8名女同学每人打小红一耳光,并逼迫小红下跪自扇耳光。

  受辱两个多小时的经历,让小红精神失常甚至欲轻生。后来,小丽和3名舍友已被顺义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人们习惯于归因。涉及青少年问题时,家庭、学校、社会都成了原因之一。然而,这样的分析却忽视了青少年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评论员雁大群说:“当青少年的行为已经能对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时,法律就理应跟上,就理应让他们自己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后果,当家庭、学校“育人”教育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司法惩戒作为特殊的教育手段就必须跟上!”

  结语:青少年暴力事件绝非个案,深挖造成悲剧的根源,很多家庭并未尽责任,校园教育只在乎成绩,出了事社会态度只知谩骂。病态的教育生态,才让未来的花朵经受摧残,各方亟需彻底反思。

标签: 暴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