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浙江科技厅厅长:诺奖带来的自信和自觉

周国辉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5年10月08日 08:26:58

更多

  这个国庆节,最大的新闻亮点,无疑是屠呦呦,一位年过八旬的中国女科学家,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每年的金秋时节,都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陆续公布当年度诺贝尔各个奖项得主的时候(和平奖除外)。这也是让国人热盼又纠结的时刻。继2012年莫言获得文学奖后,国人都在期待什么时候诺贝尔科学奖也能花落中国本土科学家,毕竟这是当今世界最高规格的奖项。有的表达出来了,有的不好意思说,说不想,那是假的。除非他(她)不是中国人。

  “我的中西医知识都是国家培养的,一直以来只想着做研究,回报国家。”为国效力、救死扶伤、造福社会,无疑是支撑和指引她成功攀登科学高峰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

  10日5日傍晚新闻披露,中国的屠呦呦因在发明青蒿素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共同分享本届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个突然而至的喜讯,立刻“炸翻”网络,各种消息、评述纷至沓来。欢欣鼓舞者有之,猜测臆断者有之,网络好象一锅煮开的五味酸辣汤。

  想想也是,我们是需要诺贝尔科学奖的,特别是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正值创业创新的时代,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激励。让某些人纠结的是,得奖的竟是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一位被戏为“三无”的女科学家,一位听说外语不是讲得很流畅的中药学家,得奖的原因还是40多年前——从传统中医药中获得灵感,研制出了青蒿素。但它因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而受到诺贝尔奖的特别青睐。可这与好多人心中的诺贝尔奖猜想所应具有的条件似乎不甚合拍。

  因此,媒体自然把答案集中到了得奖的屠呦呦身上。大家希望从她嘴里获得金玉良言。老太太倒是实在,惜言如金,实话实说。我听她讲的最为本实、也是最为睿智的一句话是:“中国人还是可以做出一些事情的。”是的,她的获奖就是明证。国人应当保持应有的自信,中国人历来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在科研上也不要妄自菲薄。

  现在,大家都在谈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不乏智者、勇者。可是窃以为,从屠呦呦的获奖和不多的获奖感言中,其实是可以获得一些感悟和启示的。屠呦呦的成功靠的是什么?或者再放大一点说,成功的科研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科学研究当然需要各种必要的条件。但是,在接受媒体的电话采访中,屠呦呦告诉我们,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为确保用药安全大家都自己试服,为药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她团队中的钟裕容,肺部发现肿块,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研究人员崔淑莲,很早就过世了……电话里,屠呦呦声音哽咽了!看来,高楼大厦、精密仪器是需要的,但不是根本的条件。

  在科学研究中人是最可贵的,当然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但是,从屠呦呦身上,没有现在趋之若鹜的学术光环、职称头衔和海外经历,甚至只获得过一次国家科学发明二等奖。看来,这些东西也仅仅是衡量科研人员的一种尺度,而且是外在的尺度,并受制于许多因素。这也是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还是听屠呦呦告诉我们。至少有三条是至关重要的。

  其一,机遇和平台十分重要。40多年前,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正处于“万马齐喑”之时,这是事实,但屠呦呦还是幸运的。她说,1967年,在“523办公室”领导下,中国启动了抗疟项目。“我所在的研究院很快参加到了这个项目之中,并委任我为疟疾研究小组组长。该小组由植物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员组成。我们这群年轻人开始了研究如何从中药里提取和分离抗疟有效成分。”可以肯定,没有中央的抗疟科研决策和项目平台,屠呦呦纵有三头六臂,也只能是个落寞的、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可见,机遇和平台对一个科研人员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二,理想和执着十分重要。屠呦呦说,上世纪60年代,大家工资待遇都很低,都没有名利之心,那个时候只想快速推进工作,齐心合力争取更快出成果。研究过程非常曲折,在选材、提取、临床试验等环节都困难重重。如果没有执着的精神,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研究都可能中止。1971年,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的。她说,困难和成就都未让我们止步。1972年,从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这就是一位老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品质。

  其三,团队合作十分重要。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个体作用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从四年前获拉斯克奖这个被喻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以来,屠呦呦一再说,这样一项科研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有很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荣誉,是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这难道仅仅是一种谦虚,抑或避人口舌吗?不是,老人道出了现代科学研究成功的真谛,既要重视个体的作用,又不可贬低团队合作的意义。

  屠呦呦还说,从1969年1月参加“523”项目到现在,从没指望自己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大奖。“我的中西医知识都是国家培养的,一直以来只想着做研究,回报国家。”为国效力、救死扶伤、造福社会,无疑是支撑和指引她成功攀登科学高峰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

  屠呦呦的获奖及其感言,除了高兴、骄傲之外,留给当下创新时代的我们可以深思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作者为省科技厅厅长)

标签: 屠呦呦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