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团圆过大年,请真挚陪伴别“逼迫拷问”

蒋萌
责任编辑 周舸
2016年02月07日 09:18:50

更多

  背景:春节如何应对长辈的“拷问”?许多年轻人一想起团聚就担心,害怕长辈围绕他们的恋爱、婚姻、生育、收入、升迁等隐私问长问短。更有人想出一套“万能句型”,期望念熟后,对每一个长辈都照本宣科,以便度过那些窘迫的时刻。

  广州日报发表周公子的观点:其实,长辈的“春节拷问”,有不同的心理动机。有些人是想获得“被关注”的感觉。他们会问这问那,但不一定关心答案。他们和你谈话,唯一的目的就是感受“你在我身边,你在关注我”——对于这种长辈,你不必太介意答案。如果有些事,你不想回答,略过也可以。反而是平时多点主动关心他们,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是想梳理自己的思路。他们会问你的婚姻、工作、收入情况,然后迅速地、大篇幅地引出自己的困扰,比如“我闺女死活不肯相亲,儿子总是啃老,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这种长辈最终的目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为自己的不如意吐吐槽。面对他们,你可以完全不提自己的事,直接围绕他们的生活去谈。如果,你愿意这样做的话。还有一些长辈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找话题。他们不习惯沉默,总觉得,大过年的就是应该相谈甚欢。如果出现冷场,他们会很焦虑,担心年味不浓了,所以一急之下,有时就会把话题引到你的隐私——对待这样的长辈,你记得要淡定。不想答的,你也可以绕过去。既然他们需要一个话题,那你提供一个话题就是了,餐桌上的鸡、屋外头的雪、春晚的明星、压轴的角儿……热热闹闹地,一个年就过去啦。

  小蒋随想:人老了,常常会感到孤独。从现实角度,老人已退出历史舞台,年轻时“为革命而奋斗”、“为建设四个现代化而倾力”、作为家中的“顶梁柱”都已成为过去时。同时,老人又与当下的流行文化脱节,他们常常不习惯也看不懂英文发音配中文字幕的外国电影大片,他们不喜欢听当下的流行音乐,他们会对年轻人的衣着微微摇头,他们对五花八门的科技产品“不明觉厉”……许多老人对青春的逝去、曾经的辉煌渐渐尘封感到落寞,多数时间独自在家的孤寂,令他们渴望与难得才回家看看的小辈聊聊天。但他们又与年轻人没什么共同语言,婚恋、生育、收入等“永恒话题”就成了唠叨的焦点。并且,一些老人仍习惯以“大人”的口吻、过时的思维,去教导已是成年人的“孩子”。对当今社会有自己的理解与处世哲学的“孩子”自然会觉得“不爽”。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对位”,但每逢春节,身在异乡的年轻人还是不顾车票的难买、旅途的辛劳,犹如燕子归巢般奔赴家乡与父母身边。这,只是为了最朴实又最令人感怀的——亲情。的确,亲情可以消融掉许多东西,但这不意味着亲人之间就可以毫无界限、口无遮拦。父母应该明白,责备性的话语无法表现对儿女的爱,逼婚换不来儿女的幸福,父母的压力只会给在外打拼的孩子徒增烦恼。而真正的爱,应当是理解、豁达、换位思考。对七大姑八大姨而言,对别人家的事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只会引来别人的反感。很多时候,所谓的“好心好意”大可不必。至于晚辈与年轻人,要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对长辈的善意唠叨多一些耐心,哪怕是给忙着做丰盛年夜饭的老人打打下手也好,不要回家只顾玩手机。陪陪日渐苍老的父母,彼此给予久违的拥抱,感受最本真的爱,别无他求。

标签: 拷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