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热点观察 正文

取巧不如守拙

来源:浙江日报作者:高路编辑:张达磊 2025-07-19 20:19:00

  近日,某著名会员商店陷入“降级选品”争议。“与超市相比越来越同质化”“选品质量下滑”等批评声冲上热搜。

  网友们纷纷列举该会员商店的“罪过”:比如,引进了某款在配料表问题上曾有“不良记录”的蛋黄派;将曾引发抢购的热门商品悄然下架,部分大众品牌通过“改头换面”进驻了该会员商店等。顾客们搜罗信息、穷尽各种手段对该会员商店的货架进行深度曝光,一时间让企业左支右绌,疲于应对。

  “降级选品”无疑是取巧之举,一边以特色的名义收着顾客的会员费,一边卖着没什么特色的商品。不但卖商品,还能收会员费。但缺点也很明显,正像一些网友指出的那样,有一种买了200多元的门票逛普通超市的感觉。与取巧相对应的是守拙,坚持固有的经营理念,服务顾客,认定目标,不轻易改变。取巧还是守拙,这不仅是两种不同的商业道德,也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取巧,搭消费升级的便车,降本增效,短期看,经营指标可能迅速攀升,但也埋下了饮鸩止渴的隐患。顾客相信超市的选品能力,相信超市会在配料表的干净程度、选品质量和价格方面进行严格的把关,愿意以会员费这样的形式为高质量的服务付费,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默契。超市如果想用一种更节省成本的办法来取代这一套系统,无疑会颠覆收取高额会员费的正当性。此次风波中,该会员商店的货架上进进出出,部分商品一会上架一会下架,前后矛盾的做法,显示出企业在应对上的杂乱无章,也显示出内部管理理念上的巨大分歧。这对一个企业发展而言,是大忌。

  而守拙呢,看似四平八稳,没什么激情也没多少故事,但与消费者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反而可能走得更远。

  会员制超市,这几年成了市场宠儿,在其他超市一片愁云惨淡之时,还能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一家接着一家地开新店,正是因为它们坚持了自身的经营理念,迎合了消费升级的需求。不卷价格卷品质,不卷花里胡哨的促销手段,卷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干净的配料表、高性价比的产品、全球市场的选品能力,带来物超所值的体验,让消费者有种买票进场、安心购物的松弛感。精明的家庭主妇们自然能衡量出这200多元的会员费花得到底值不值。

  在信息透明度提高的今天,取巧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消费者越来越专业、越来越能直指问题的要害,他们研究配料表、对比供应链、关注生产工艺,甚至扒拉商标注册,将一些伪零添加揪了出来。能否经得起如此深入细致的查问,考验着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企业已经很难再用营销话术蒙混过关了,得拿真实的数据说话。想靠三言两语打发消费者,是非常低级可笑的行为。

  而守拙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守拙并非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它同样要求经营者洞察市场,拥抱新技术,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呼应顾客不断涌现的新需求,给予其新的消费体验。守拙守的是诚信经营的底线,守的是依法经营的红线。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诚信无疑是最好的商业策略。


标签:
热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