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不能仅靠论文量化评价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艾萍娇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18日 20:42:48
不能采取简单的量化指标,来评价大学的办学,而需要综合评价一所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中所做出的教育贡献与学术贡献。
原标题:“双一流”高校不能仅靠论文量化评价
有正确的一流认识,对建设“双一流”至关重要,这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一流的体系。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公布2017年亚洲前300名大学排行榜,香港排名最高的港大由去年的第4名跌至第5名,北京大学连续第二年排名第二,清华大学拿下第三。《泰晤士高等教育》往年多在6月公布亚洲大学排名,今年提前一季度公布,它是根据教学、研究、论文影响、国际表现和智财收入共5大绩效指标进行评分。
对于世界大学排行榜不必过度关注,因为这只是一家机构根据自己所采用的指标,对大学评分列出的排名,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如果只紧盯大学排行榜,会严重误导办学方向,把大学办为排行榜中的大学,导致大学办学急功近利,失去大学的文化和精神。
目前所有大学排行榜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排行榜重视学术研究成果,而轻视人才培养质量。这是由排行榜的属性所致。不同的大学要纳入一个评价体系进行排行,必须选择带有共性的指标,而且是数据可得的指标,因此选择发表论文数量、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发表论文引用数等作为排行指标,就显得顺理成章。这些指标所有大学都会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对美国国内大学进行排名时,用的指标是新生录取率、新生留校率、教育资源利用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等,这些指标反映的是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学校教育质量。因为美国大学实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因此可以使用这些指标。而在对国际大学进行排名时,却主要用的是学术研究指标,因为各国大学的录取制度、学籍管理制度不同,很难找到大家都有的评价教学质量的共性指标。
然而,这些学术研究指标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学、学科是不公平的。发论文较多的医科、理工科以及相关大学有很大的排行优势,而发论文(国际论文)较少的人文社会学科、艺术学科以及相关大学则面临很大的排行劣势。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很难有较高排名。那些排名进步很大的学校都因在生命学科、理工科领域发论文增长快。如果过于重视排名,大学就会重视这些学科建设。我国大学之前热衷合并医学院,就与医科论文多有关。
应该让大学把办学精力多聚焦在学术研究上。相对来说,分类排行由于对同一类型的大学进行排行会更客观一些,但即便如此,用学术研究作为主要指标,也会引导大学把主要精力用到学术研究上,而忽视教育教学,而教育教学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在。
排行榜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重视体量而忽视了个性和特色。虽然有的大学排行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排行时除统计总体数量外,还关注质量并重视产出效率。比如,在发表论文数量基础上,引入顶尖期刊论文数、论文引用率、教师论文产出率等指标,但是,这无法避免数量评价的局限性。一方面,有的数据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做出来的,比如期刊影响因子、论文引用率。近年来我国就曝出影响因子造假、论文引用造假。另一方面,那些办学体量大的学校在综合排行中,比学科少的学校是具有优势的,因此,我国大学都追逐办成“高大全”。
大学排行榜作为社会机构对大学进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大学办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前提是大学排行榜本身的指标科学、合理,数据真实、客观。但是,如果就盯着大学排行榜办学,会让大学办学变得越来越功利。我国内地的大学近年来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越来越高,可是,却没有转化为国际竞争力。来这些名校攻读学位的发达国家生源远远少于到英美国家大学攻读学位的生源。原因在于这都是学术研究带来的排名提高,而学术研究也主要体现在发表论文上,但论文发表不该是学术研究的最高追求。我国大学由于重视论文发表,结果导致整个学术界被“唯论文论”笼罩。撰写、发表论文成学者的首要任务,我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已经全球第一。可是,这些论文有多少是具有原创价值、世界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呢?针对我国存在的“论文发表情结”,国外一些学术期刊已经在做专门为中国学者发表论文的生意。
我国当前正在建设“双一流”,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有正确的一流认识,对建设“双一流”至关重要,这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一流的体系。不能采取简单的量化指标,来评价大学的办学,而需要综合评价一所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中所做出的教育贡献与学术贡献。
标签: 大学;大学排行榜;学术研究;排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