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地评线】潮评|基层公共服务要精准实效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张全林
编辑: 陶悦清
2020年09月18日 17:06:30
分享到:

  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民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是当前农民群众最急迫解决的现实问题。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服务中心,强调基层公共服务关键看实效,要提高针对性,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影响百姓的获得感。尽管近几年在广大农村建了一些基础设施,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成了摆设,真正用起来的不多,能够给群众带来实惠的就更少。与既能满足群众在基础医疗、基本养老等方面的“生存型”需求,又能满足群众在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型”需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如家庭医生、文化书屋、社会养老,这些架子搭起来了,但有骨无肉,仍欠丰满,形聚神散,服务质量和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公益性养老,乡镇虽建有敬老院,但农村符合条件的老人大都不愿意入住,主要嫌生活条件差。只要自己尚能顾住自己,就不愿意住进去。一旦生活不能自理了,敬老院又没条件护理,即便常住的老人,躺倒之后还得近亲属接出来伺候。所谓无偿集中托养服务,有名无实。这主要因为,还不具备条件以满足失能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医疗公共服务体系,但医养结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仍然规模不足,短板突出。

  医疗质量和可及性近些年进步颇大,但部分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够的现象仍然较为明显。家庭医生签约了,如医生的报酬与付出不相称,服务很难落地。这需要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的津补贴机制,以确保家庭医生的薪水与上级医疗机构有可比性。如设立家庭医生服务专项资金,或医保部门根据家庭医生绩效给予一定补助。基层既能留住医生又能留住患者,群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

  文化设施建了不少,后期运维却成了断点。如农家书屋在一些地方沦为无人问津的图书仓库,“门上一把锁、桌上一层土、书籍横七竖八”,成了很多农家书屋的样貌。农家书屋“开门难、管理难、活动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经费保障,没有专门的管理员,后续管理断档。做到常开门,需要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管理员应享受补助,以提高其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作为基层文化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以激励其主动作为。不断增强书屋的人气,才算实至名归。

  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以上三端,可窥斑见豹。其共性问题,都是缘于投入不足。因投入不到位,形成“小马拉大车”“看得见用不上”,还造成前期投建的闲置。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点多面广,基础建设和运营维持,需要的资金量大,甚至是天文数字,光指望公共财政拿真金白银,怕是难以承受。打通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断点的问题,唯有本着多元化、多渠道筹资的思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力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引资下乡力度,壮大集体经济收入。集体家底殷实,才好拿出钱来办好各项公益事业。集体有钱,就不愁有人办事,公共服务的基础才扎实。

标签: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