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治假国家队”主角 应该是权力部门

  羊城晚报 邓海建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3月15日 18:25:49

更多

  电商目光长远地主动打假,这固然是好事一桩。如何将这种热情融入官方“治假国家队”的版图上去,考验的是公共治理的功夫与智慧。

  “我们今天不是启动一个打假阿里队,而是启动一个打假中国队。”马云近日现身阿里巴巴治假团队誓师现场,对着300多名员工喊话。这是马云新年之后第一次现身业务会议。马云认为,用互联网方式治假,第一是不能局限在阿里平台内部,第二是不能被动打假而需主动出击。“如果我们以前打老鼠打得满头大汗,现在我们要消灭的是老鼠生存的环境。”(3月14日凤凰网)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入“新经济”一词。新经济离不开新消费。“新消费我做主”——今年3·15主题直接聚焦网络消费,也让网购等新兴消费形式的矛盾再一次走向前台。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全国消协组织受理远程购物投诉20083件,占销售服务类投诉的69.86%。在远程购物投诉中网络购物占比95.41%,比去年同期上升3.13%。在远程购物中,消费者主要投诉的对象涉及电商平台、以微商为代表的个人网络商家和电视购物等方面。可见,网友在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同时,网购陷阱也是“火力全开”。

  这些年,电商打假与各种“剁手节”一起,成了中国特色的消费话题。假货究竟肆无忌惮又铺天盖地到什么地步?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随便去各大电商网站就能轻易“采样”。

  阿里祭出“灭绝师太”等大杀器打假,确实值得点赞。而事实上,借助主流电商的信息优势,顺藤摸瓜惩治假冒伪劣,是颇为有效的现实路径。比如仅2015年4月至9月,阿里向执法机关推送售假团伙线索717条,获各地执法部门立案的为330条,被破获的案件为279起。其间,阿里协助警方捣毁制假、仓储、售假窝点6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15人。不过,阿里的“治假国家队”,纵使姿态再高、初心再美,终究是“企业属性”。在充分竞争的电商领域,企业打假会不会受自身利益的掣肘,会不会成为同业竞争的“暗器”——这个担心并不算杞人之忧。何况,行业自律与企业自治,终究是打假中的“配角”而已。

  “治假国家队”的主角,当然在于权力部门。

  2015年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有效遏制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随后的年底,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在北京与阿里巴巴、苏宁、京东及一号店四家电商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组织这几家签约电商开发了“‘产品质量承诺’企业执法检查结果公开查询平台”。这些努力,是打击电商领域假货的重要环节。但,眼下净化电商市场,还有两点重要考量:一是因假货波及面广,要发现线索、严惩不贷,就必须倚仗网民的力量。这是打假治假的关键。二是用互联网思维打假,技术与技巧不能比制假售假者还要滞后。网络售假有网络售假的特点,如果取证程序等不能应时而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电商目光长远地主动打假,这固然是好事一桩。如何将这种热情融入官方“治假国家队”的版图上去,考验的是公共治理的功夫与智慧。

标签: 打假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