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毕业论文答辩应该改改了

  中青报 碑夫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5月08日 09:17:02

更多

  学位的授予以及相应学业的考核,本应是属于大学的自主权力,而不应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加以形式上的强化。

  每年将到毕业的时节,论文答辩就成为各院校的头等大事,也成为许多老师纠结的主题。卡得太严,一些学生毕不了业,闹事甚至自杀,会让学校、老师不堪其扰;放得太松,虽然学生皆大欢喜,但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抽查、抽检、教学评估,又会让放水的老师、学校提心吊胆。一旦被百里挑一地抽到,也足够焦头烂额。可见,毕业论文到底还要不要、毕业论文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等种种问题,已经成了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毕业论文之惑”。

  坦率而言,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科研本位向技能本位转变,对于相当多数的本科生而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所谓检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意义。虽然对于有志于继续深造、就读硕士、博士,或是从事科研岗位的大学生而言,认真撰写毕业论文,仍然是一件既能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又可以磨练、规范自己的写作能力、学术思维的好事,但是对于那些不想继续深造、不想以写论文、搞设计为职业目标的大学生,以研究水平、学术水平、创新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的毕业论文写作,实在是多余而无用的困扰。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也是毕业生们找工作的关键时刻。

  更让人尴尬的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学生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招术,结果论文“逼迫”学生提高了学术造假的能力。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大多数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能够做到不抄袭、说人话、没有错别字、行文规范,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可有关部门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却要求创新性,要求具备现实或是理论价值。这样“高大上”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真要按照标准执行,不要说是本科生,就是硕士生、博士生恐怕也有相当多数的人无法通过。无奈之下,装模做样的“伪创新”、自欺欺人的浮夸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就成为相当多数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选择。为了完成一篇“创新性”的毕业论文写作,连对学术起码的敬畏之心都写掉了。更糟糕的是,由于标准定得过高,所以大多数人都要依靠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过关,一旦遇上较劲、较真甚至借题发挥、发泄私人情绪的老师,学生往往就处于弱势地位。近些年来,学生由于在毕业论文上遭到“选择性执法”而发生的闹剧乃至悲剧,频频上演。

  在学分制的大背景下,毕业论文更应该成为根据学生专业不同、期待不同、未来发展方向不同而设置的一项选修课,而不是一刀切的必修环节。因为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院系、专业,都应该以培养学术科研人才为目的,也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成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学位的授予以及相应学业的考核,本应是属于大学的自主权力,而不应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加以形式上的强化。

标签: 论文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