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信诈骗要多方围剿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李松林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5月23日 08:10:00
治理电信诈骗,根本上要培育社会的诚信土壤,眼下却最需要厘清各方责任、多管齐下,严格监管和执法。
从今年5月8日开始的一周时间里,一伙电信诈骗分子给丽水的柳女士设下陷阱,并成功骗取她的信任。最终,她不仅把原本用来买房的钱汇给了骗子,而且还四处借钱汇款,被骗金额高达113万元。目前,警方已对该案展开调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让人防不胜防。就在柳女士为受骗伤心欲绝时,甘肃省一位节俭善良的乡村教师,被“警察”诈骗23万元积蓄后,选择了绝望自尽。这样的诈骗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悲剧一刻也没有停歇。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全国通信信息诈骗案件从10万起激增至40万起,年均增长超30%。仅2015年,全国法院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已逾千件,甚至出现了诈骗数额上亿元的案件。但总体上看,电信诈骗案的破案率、起诉率和赃款追回率都不乐观。
现实人际交往中,“诚信”二字最重要。正是由于诚信和互信的维系,才有了良好的公共交往和社会秩序。随着新技术、新生活环境的塑成和发展,加之电信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那些躲在电话和网络背后的诈骗者,置诚信于不顾,扮演房东、老板、警察、法官等角色,以中奖、补贴、信用卡透支、账户洗钱等幌子虚设陷阱、骗取钱财,损害执法机关形象不说,还严重拉低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互信。2013年,湖北武汉一青年溺水身亡,打捞队给其父亲打了56个电话,老人都怀疑对方是骗子,一直不敢相信。杯弓蛇影、风声鹤唳,长此以往,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治理电信诈骗,根本上要培育社会的诚信土壤,眼下却最需要厘清各方责任,多管齐下,严格监管和执法。事实上,电信诈骗的背后,早已形成了一连串的造假链条。从诈骗者使用的电话号码到身份信息再到银行账户,往往一切信息都是虚假的。这要求金融部门和电信部门要致力于强化银行和运营商责任,从源头上加强审核把关,构筑虚假账户和虚假电话的防火墙。同时,要行政监管和刑事责任两手抓,行为罚和财产罚并重。近日,最高检下发了相关通知,要求做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确保依法规范办案。只有多个部门扛起责任,公安、司法高效介入、严厉查处,民众提高防范意识,才能为民众编织一张免于电信诈骗的安全防护网。
标签: 电信诈骗;诈骗;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