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导师断交”事件应厘清两个边界

北京青年报  乾羽
责任编辑 陆海旻
2015年09月24日 10:44:29

更多

在一个个体和舆论越来越焦虑的时代,对边界的遵守会让人们变得更加心平气和,变得更加理性客观。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批外校学者教授,其导师孙家洲教授发文称断绝师生关系,近日学生公开致歉,恳求老师容留。孙家洲教授表示,学生态度比之前好得多,是良好转变,他也向校方汇报,亦不便公开讲是否坚持解除师生关系。此外,他呼吁公众对此宽容处之。

  虽然,随着校方的介入,以及信息发布者态度的转变,舆论话题呈现出衰减态势,在一段事件之后,公开信事件将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是,核心的问题依旧存在,造成冲突的症结依然存在,那就是学术批评的边界在哪里?老师教育批评的边界在哪里?

  首先,学术批评的边界在哪里?导师的震怒,源于学生自以为的学术批评已经触及了其为人为文的底线。虽然,学生觉得自己的判断是一种基于学术批评的自由表达,既然是学术批评就不应该存在禁区,就应该有感而发。这其实提出了一个学术批评边界的问题:一是,学术批评无禁区,即便学术批评的对象是同事、前辈的研究成果,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不该存在什么忌惮,只有无禁区的学术批评才能推动学术繁荣;二是,学术批评有原则,学术批评需遵从表达的规范,不能脱离学术理性和学术话语,更不能以情绪化的语言偏离到人身攻击和立场站队上。

  其次,教育批评的边界在哪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有教学相长的一面,但从根本上说,老师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必然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批评,乃至尖锐地批评。而无论批评的方式是什么,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而不是为了实现老师个人的某个目的,更不是为了修剪学生的个性与锐气;无论批评的力度有多大,批评都应该保持有效互动、深度引导的教育功能,批评者都应该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与真诚的宽容。

  从这个角度看,新闻中学生和导师的表现都有过激之处。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年少气盛、狂妄自傲,觉得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是完全正确的,根本不注意表达的方式和尺度,根本不在意被批评对象的感受与感情。即便这种锐气和勇气,可以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能,但是如果这种锐气和勇气没有纳入规范的表达渠道,也会因为越过批评的边界而引发矛盾、制造紧张、灼伤自身。同样,对于导师来说,有点意气用事、考虑不周,在微信平台上贸然作出了与学生断绝师生关系的声明,让一个学术领域的话题公开化,让一个师生交流中的问题公开化,给学生、自己、学院制造了舆论压力,让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此时,导师的教育功能将无法实现。

  对边界的遵从和坚守可能会让人在表达时有所限制,但是这种清晰的边界意识会保证表达的规范与高效,会保证表达之后沟通的顺畅与交流的舒心。在一个个体和舆论越来越焦虑的时代,对边界的遵守会让人们变得更加心平气和,变得更加理性客观。

标签: 导师断交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509243866600004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