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架起心灵沟通的“文化桥梁”

  人民日报 陈 凌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5年11月09日 08:05:57

更多

  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互鉴,让那些承载各民族基因的文化传统,成为孕育新传统的舟楫便道,最终达到文明的“1+1>2”。

  “人的心如同降落伞一般,如果不张开,根本无法使用”。用这句话来形容国家之间的交流交往,再合适不过了。纵然远隔山海,只要心灵相通,也将会是天涯比邻。而最能叩开人们心灵大门的那声“门铃”,恐怕非文化莫属。

  这样一种情形,正在被誉为“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上演。11月8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开幕,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5日。聆听饱含古典韵味的渺渺南音,寓目蕴藏精湛技艺的提线木偶,观看来自雪山佛国的唐卡艺术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代表欢聚一堂,在文化的交流律动中,感受着彼此的魅力。正如一位现场观众所言,很多时候,国与国、民与民之间,其实只有一曲古音、一场剧目、一杯清茶的距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果说当年,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经济领域的互联互通,让“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那么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情况下,大家互通有无的,就绝不仅仅只有物质生产,更有精神文化。也正因此,我们才能共聚于泉州,用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论坛上沟通对话,让不同的肤色在同一个舞台上翩跹起舞。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串起沿途国家地区的交往,文化交流正可以编织起心灵的纽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中国的茶叶漂洋过海传到英国后,铸成了举世闻名的下午茶文化,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一位哲人曾指出,彼此交换苹果,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思想,那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初冬依然温暖的泉州,深蕴历史的文物与饱含激情的艺术作品交相辉映,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互鉴,让那些承载各民族基因的文化传统,成为孕育新传统的舟楫便道,最终达到文明的“1+1>2”。

  每一次的文化交流,也是一次文明自我省视的机会。此次艺术节中,还将举办“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日本的茶道大师、中国的作家学者、各个国家的文化官员,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文化对话”为主题,共同规划和展望亚洲文化的未来前景。相信,来自13个国家和亚洲合作对话组织近百名嘉宾的“泉州论剑”,一定能形成广泛共识,为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历史上,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贸易鼎盛、商贾云集,“厘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墙多海宝”;而客商习俗各异、形式不一的文化,又给泉州烙刻下多元的印记。正因此,泉州才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宗教博物馆”。如今,站在建设“一带一路”的风口,行进在合作共赢的路上,我们更需要架起文化的桥梁,敞开交流的心灵,让文化多彩,让民心互通。

标签: 文化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