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官员“和衣而睡”为什么令人生疑

  华商报 杨鹏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5年11月13日 08:55:32

更多

  “和衣而睡”,只能算是“和异性开房”中的小概率事件,令人生疑是难免的。

  黑龙江庆安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韩淼,近日被举报与异性宾馆开房。11月1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庆安县人民检察院获悉,经调查认定,韩淼与女同学在宾馆“和衣同床而睡,没有发生男女关系”,已对韩淼作出行政撤职处分。(11月12日《新京报》)

  根据此前的报道,今年7月17日晚9时许,韩淼与一女子在酒店共度9小时被举报。举报人系当地政府一内部人士,称开房女子绝非韩淼妻子。要说起来,官员和异性开房的新闻,这两年太常见了,以至于在老百姓会习惯性想到一个热词:通奸。确实,这个词汇已经反复和大大小小的官员产生过交集,所以,当韩淼和异性开房的消息曝出后,某种程度上,舆论已经基于经验先入为主地贴上了“通奸”的标签,只待组织调查结论证实!

  但这回调查结论正好和舆论的认定并不完全重合。显然,“和衣而睡没有发生性关系”,这言下之意不就是在说“通奸”不成立吗?而此前举报中出具的房费结算单显示“招待治安大队”,也变成了实际由韩淼在庆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工作的朋友结算。也就是说,“通奸”不成立,公款消费也不成立。

  这样的调查结论,即便百分之百是事实,但说老实话,在“和异性开房”的众多现实案例里,显得太过独具一格。更何况,两人在房间里相处一夜,那是个没有视频的地方,调查者又是凭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不是我们心理阴暗不相信,而是,官方调查结果并没有提供可信的证据和事实,这才是个真问题和大问题。这些年,有些地方似乎和舆论很隔膜,好像根本不知道老百姓也是有记忆力的,也会比较、会甄别,警惕被欺骗,所以,在公共事件里,人们会更相信自己的判断,除非官方能够提供可信的证据。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并不太在意这个客观事实,似乎是,信不信由你。

  就在这两天,据当地官方消息,吉林省蛟河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郝壮在6楼办公室擦玻璃时意外从窗台坠亡。没有更多信息佐证,人们确实难以相信,在东北已经步入寒冬的日子里,一个公安局长为什么有秘书在场,而非要勤勤恳恳地亲自擦玻璃呢?也就是在今年4月份,山东德州发布消息称,副市长黄金忠从办公楼10楼跌入9楼摔伤,人们就怀疑这不是“跌”而是“跳楼”,没过多久就传出被查的消息,事态的发展又一次坐实了舆论“合理怀疑”的正确性。

  不能否认,舆论的猜疑,只是建立在逻辑和事实经验基础之上,更多体现出的只是大概率上的可能性,可是正因为有逻辑,尤其是事实经验的不断支持,虽然不能说舆论每次都猜对了,但猜错的也似乎是少数。所以,在此语境下,“和衣而睡”,只能算是“和异性开房”中的小概率事件,令人生疑是难免的。往大处说,官方须知,当怀疑已成老百姓的“条件反射”,对于每一起公共事件,必须要尽可能详尽、充分地披露相关消息,否则,只会产生无尽的怀疑。

标签: 官员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