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刻到了飞机上,能不能揪个元凶出来
钱江晚报 高路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5年12月03日 14:39:32
刻字劣俗蔓延到了天上,一架上海飞沈阳的波音767飞机,三扇舷窗上竟被人刻了字。在刻字族眼里,大概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树、石头,碑前殿内,从室内刻到了室外,从国内刻到了国外,连故宫里有三百年历史的铜缸都不能幸免。随着飞机舷窗的沦陷,未被刻字族占领的地方已经不多。但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有挑衅意味的刻字劣俗,眼看着它为害四方,我们能拿出的办法也不多。
乱涂乱画的社会危害也说得很透了。在飞机的舷窗上刻字的行为更乖张一点。但刻字者大多修炼成了对道德谴责的免疫力。以良知和责任唤醒保护意识,对大多数人管用,对他们来说就不那么管用。道德谴责骂的是社会现象,是一个群体,只要不是指名道姓,谁都可以装糊涂。我们骂得痛彻心扉、怒其烂泥扶不上墙,给祖宗丢脸,他完全可以当没听见,或者就当在说一个与他不相干的人。从犯罪心理学上说,有限的压力甚至还会刺激了一些人的猎奇尝鲜的心理。
他们不是不懂法,也不是不惧怕处罚。他们当然知道乱涂乱画是不对的,也知道一旦被曝光或者处罚是件很难堪的事,但他们更知道,要在茫茫人海找一个人出来,也许不缺办法,但缺决心和勇气。客观上说,大多数景点面临这样的情况时多以抹去了事,真正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找一个人出来,然后广而告之以儆效尤的景点是很少的,没有这个人力也没有这个物力。这给了刻字者可趁之机,以为法不责众,以为可以一走了之。
可以肯定的,只要这顶大帽子不能落实到个人头上,只是泛泛地指责,对刻字者的触动作用非常有限。而相比于人来人往的景点疲于应付的现实,刻在飞机舷窗上的字,是可以不让这种钻法律空子的念头得逞的。飞机票都是实名制,什么时候坐过什么人都是可以查出来的;航空公司对飞机的安全检查也更严格一点,什么时候刻的字也能第一时间发现。一些情况因为事过境迁可能给找人带来一些困难,但是费点功夫找只怕并不难找到。刻花了一块飞机舷窗,恐怕也不是赔个仨瓜两枣就能搞定的事,当一张巨额罚单从天而降时,它一定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从执法成本上说,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人可能需要花点功夫,但长远看,引来跟风者模仿破坏只怕要付出的成本更高。与其任由刻字者胡作非为,无可奈何,不如认认真真地查实一起,处罚一起。刻字者担心的是执法部门的较真,怕的是真的有一天上了曝光台。关键是,这样的查处曝光会改变刻字者的心理预期,打消侥幸的心理,让后来者三思而后行。从一点点抓起,终究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
标签: 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