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荒,破解需精准
浙江日报 陈 宁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2月26日 08:46:17
适当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待遇,让儿科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工作强度成正比,充分体现儿科医护人员的实际劳动价值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儿科医护人员才能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南丁格尔”式的职业使命也才能被充分挖掘。
一天60个病人、一年120个夜班、门急诊量年诊疗人次4.71亿……没错,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数字,是来自全国多家医院儿科医生的真实写照。近日,几起医院因儿科医生缺编而停诊、拒诊的新闻,使得“儿科医生荒”的话题再一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儿科医生荒”,到底有多荒?到底荒在哪儿?据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向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53人,存在较大缺口。同时,我国儿科门急诊量年诊疗人次4.71亿,占全国门急诊总量的9.84%。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是医疗机构其他执业(助理)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近200人次,是其他执业(助理)医师的2.6倍……
由此可见,“儿科医生荒”已经不仅仅是一两条夺人眼球的新闻,而是一道社会性的难题。笔者认为,在“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当下,儿科医生会越来越“荒”,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慌”。破解这道难题,既需要政策层面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出力营造良好的儿科医患氛围。
从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相比其他科室的医生,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呈倍数增长。媒体调查也显示,“累”字是绝大多数儿科医生的常态。
如此现状,适当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待遇,让儿科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工作强度成正比,充分体现儿科医护人员的实际劳动价值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儿科医护人员才能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南丁格尔”式的职业使命也才能被充分挖掘。让儿科医护人员“累”得有价值,“累”得有自尊,才能建立让患者不断受益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儿科医生巨大的缺口不容忽视。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院校取消儿科本科专业设置,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专业。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加强儿科人才培养计划:到2020年,要力争使儿科医师达到14万人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师数达到0.6人以上。
那么,本科专业目录中原有儿科医学专业的恢复也必须提上日程。要考虑对本科儿科专业建立特殊的培养激励机制,引导医疗人才向儿科专业流动,使得医学本科生敢于以儿科医生为志向,乐于以儿科医生为奋斗目标。
医者,救死扶伤。因为这个特殊的使命,医生被赋予了厚重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属性。正因如此,社会对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的关切不能缺席。
笔者曾是一名医疗记者,每一次进出儿科医院的场景都令我印象深刻——拥挤的过道上、花坛边、台阶上都坐着焦急地抱着孩子的家长;诊室里是忙得密无间隙的医生;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医院外的汽车永远排着长队……当然,这只是多数儿科医院的一个缩影。
我们应该反思,儿科的医患关系为何常常亮起红灯。儿科医生面对的患者是儿童,医患之间往往无法直接沟通交流,这是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儿科“看病难”、儿科工作量超负荷的现状下,这种特殊的医患关系更加需要构建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
医生之于患者,是处于病痛时的必然选择,选择去相信、去理解、去配合,好过选择怀疑、负面和暴力。医患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很庆幸地看到国家层面表态改善“儿科医生荒”的现状,同时也别忘了,和构建健全的儿科医生保障制度同等重要的,还有社会成员主观意识上对儿科医生的尊重和认可。
标签: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