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村”不能成为社会治理的边缘地带
人民网 杨朝清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2月29日 17:41:26
在社会治理格局中,只有扩大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避免乡村成为环境保护的盲点,美丽乡村才会更有吸引力。
“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的要求自然比较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德宏州监察局副局长梁晓丹曾经担任过乡镇干部,她在工作中发现,许多村寨长期受到生活垃圾的困扰,“有些特色旅游村,外表光鲜亮丽,但角角落落的垃圾特别扎眼”。(2月28日《经济日报》)
在许多远离乡村的城里人看来,乡村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田园牧歌”;殊不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乡村可能沦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在当下的一些乡村,“诗意地栖居”已经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让美丽乡村走调、变味,甚至让一些返乡的游子发出“回不去的故乡”的喟叹。
过去,农村几乎不存在垃圾污染的问题,因为几乎没有不可降解的工业品进入农村。然而,伴随着工业品下乡,许多村庄都面临着严重的垃圾威胁。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不仅造成地表污染,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更让人痛心的是,不少村民对这样的现象视若无睹,直到有一天,当他们发现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才会产生“悔之晚矣”的艰辛与悲怆。
在工业化之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高度依赖自然,从而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多强调顺应自然。可是,这种本土的地方知识正逐步让位于外来的知识体系——伴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占据主导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与传统知识不同,它强调通过人的工作,使环境为人类服务。
在发展的语境下,效率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资源应该被如何利用,通常取决于哪种利用方式更有效率;只不过,在效率或者利益最大化的背后,往往是环境资源的巨大损伤。许多村民在享受工业品便利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活垃圾对乡村环境的破坏;乡村陷入了“公地的悲剧”,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垃圾围村”是多种因素挤压的结果。一方面,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农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一个过程,难免会“慢一拍”;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中,农村处于一个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缘地带,让生活垃圾处于一种无人问津、放任自流的状态。对于农民来说,治理生活垃圾作为一种公共事务,不可避免会陷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搭便车困境”。
关注农村环境问题,就是要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农民在知识和权利关系上处于何种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说到底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社会治理格局中,只有扩大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避免乡村成为环境保护的盲点,美丽乡村才会更有吸引力。
标签: 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