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经济增长区间给转型留下空间
北京青年报 谭浩俊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3月07日 10:15:29
设置一个增长区间,只要经济运行不超出这个区间,就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健康的。那么,外界也就不能拿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说事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他强调,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这也是首次以区间的方式确定经济增长速度,明确经济增长目标。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使经济增长、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调控等方面的灵活性增强了,主动性增多了,更能够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有效地对经济实施调控,对发展速度进行把控,从而避免被经济增长速度所绑架,被单纯的经济数据所绑架。
从单一的经济增长数据到取消经济增长目标,再到设置增长区间,决策层在对待经济增长的态度和方式上,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改进,在进行着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实,中国经济在面临下行压力的同时,也有许多有利因素,有许多可以遏制经济下行、增强经济动力的积极因素。如前些年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见效,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都将释放大量红利,资本市场在经历了反复震荡后,决策层已经逐步找到了医治之策,其与经济的互动效应将不断显现,“一带一路”战略的被世界普遍接受、亚投行的正式起航,等等,都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都有可能对稳定经济增长产生有效作用。那么,经济企稳回升的条件也是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经济增长速度用区间的方式替代单一的经济指标,给经济增长一个可供灵活选择和运用的空间,无疑对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变、经济政策把控,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是能够让经济工作的主动性、灵活性、针对性增强的。
首先在政策的制定上,可以不必为经济增长指标的实现而过度利用。无论今年经济增长指标定得多高,它都是一个固定的、需要实现才能算经济工作任务完成的东西。一旦经济形势难以发生明显改善的现象,那对经济政策的依赖就十分的强,就会迫使决策层过度放松放宽政策,最终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许多后遗症。相反,给经济增长设置一个区间,就能够比较灵活地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需要,适时地对政策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效用。
就经济转型而言,也绝不能被经济增长指标所绑架。经济转型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许多社会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经济转型的要求很强烈,但也必须积极稳妥地转。如果经济增长指标设置不合理,就会对经济转型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使其很难自由转型、自主转型、合理转型、按市场规律转型。设置了经济增长区间,则能够给经济转型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从而更加积极有效地实施转型。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也需要有增长区间来适应。2016年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需要启动就能产生一定效果。那么,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会非常明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用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去衡量和约束,势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不利的影响。而设置这样一个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活性、主动性也就能够增强了。
设置经济增长区间,对地方政府来说,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及经济目标的确定等,也能产生积极影响,可避免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五大任务”的实施等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
设置经济增长区间,对于外界对中国经济的评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出现下行的情况下,一些外国组织和机构动辄唱空唱衰中国经济,从而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该有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置一个增长区间,只要经济运行不超出这个区间,就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健康的。那么,外界也就不能拿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说事了。
需要把握好的是,设置经济增长区间,也不是说中国经济就必须在这样的区间中运行。如果政策把控得不好,上下不能齐心,发展共识不能凝聚,也会出现跌破下限的可能。同时,如果政策制定合理、工作合力形成,也不排除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上限的可能。所以,设置经济增长区间,只是为了工作更主动、政策更灵活,而不是说工作可以马虎、随意,这一点必须明确。
标签: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