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诗歌:在地上歌唱,在天空飞翔
浙江日报 柯平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3月21日 08:55:50
一座城市的诗歌脉络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印记或特征,而浙江诗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全国视野里的浙江文学,也一直是以诗歌为主要参照系的,如果我们忽略他们,实际上也相当于是忽视了几代浙江诗人的集体努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认识这一点,对本省诗歌应有的价值以及诗人们的存在投以更多的关注。
纵观新时期以来的浙江诗歌,总的感觉是钱塘江愈来愈接近入海口的那种态势。
浙江诗歌的优势相当明显。每年诗坛有那么多奖项颁给浙江,每年主流刊物提供那么多版面让浙江诗人登台亮相,每年官方有那么多重量级的活动要放到浙江来举办,就足以说明问题。那些我们熟悉的为本省赢得荣誉的诗坛名家,其作品意义实际上已超出个人范畴,成为本省精神总量,或者说全国精神总量的一部分了。
还有更多的诗人在写作、在读书、在交流、在刊物公开发表或活跃在微信圈里。他们的现实身份可能是企业家,教师、官员、外来务工人员、电子产品推销员,私底下却都拥有一顶秘密的诗人皇冠,喜欢将写诗看作是一种良好的精神修炼方式。从湖州92岁高龄、每年都有新作发表的老诗人张蕴昭,到温岭一出手就引起诗坛关注的小学六年级女生乐宣。从每天写一首诗、每年出版一本诗集的慈溪企业家鱼跃,到青春诗会每届都有本省新人应邀参加。有人说,写诗在浙江堪称是一项全民运动,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除了大量的民间诗歌刊物,名目繁多的诗歌活动、诗歌奖项和自费出版诗集也是浙江诗歌的强项,诗歌活动方面每年基本固定的有杭州的运河诗会,湖州的南太湖诗会,嘉兴的月老诗会,宁波的读书节,台州的桔花诗会等。全省每年出版诗集约300种左右。
文学热情的高涨和诗歌活动的繁荣,反过来又推动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一批几年前刚出头露面,或养在深闺人不识的诗人,这两年快速走向前台,如温州的慕白、翁美玲,杭州的江离、飞廉、方石英等,目前均已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还有4位著名的打工诗人,台州李明亮、慈溪陈德根、宁波唐以洪和吕付平,也已是国内此类题材的代表诗人。
诗人们创作的成功在于,既强调个人经验的重要,同时也不拒绝对现实人生的担当,既能激活语言的应对能力,又可保证从所处时代源源不断获取灵感,使自己的写作格局始终能保持开放态势。
一座城市的诗歌脉络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印记或特征,而浙江诗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全国视野里的浙江文学,也一直是以诗歌为主要参照系的,如果我们忽略他们,实际上也相当于是忽视了几代浙江诗人的集体努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认识这一点,对本省诗歌应有的价值以及诗人们的存在投以更多的关注。
(作者为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省作协诗歌创委会主任)
标签: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