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别用不实新闻为学区房乱象推波助澜
新华每日电讯 李季平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3月31日 17:04:46
中介公司发布虚假信息哄抬房价,目的在于获取非法利润;但是,主流媒体当发现此类热点信息后,对那些有悖常识和缺乏逻辑的细节,怎能在没有核实的前提下就转发或公布呢?在现代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派记者到现场看看,或拿起电话问问政府部门,中介公司通过虚假信息哄抬房价行为不就露馅了吗?这样才是媒体社会责任所在。
在现代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派记者到现场看看,或拿起电话问问政府部门,中介公司通过虚假信息哄抬房价行为不就露馅了吗
近期,北京市住建委开展了针对房地产中介的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清查擅自发布、哄抬房价等不良行为。北京市各家房地产中介纷纷下架高价房源,甚至出现了大批学区房一夜之间价格统一跌到14.99万元/平方米的怪象。(3月30日《北京青年报》)
仅仅因为政府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中介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北京学区房价格就在一夜之间出现大跌,足见学区房价格水分之多,也足见房产中介哄抬价格对市场的影响之大。不过,在我看来,媒体传播特别是一些主流媒体对房产中介释放的虚假房价信息的大量传播,比中介公司的能量要大得多——有些媒体在传播房价新闻时,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和底线都不顾,令人难以想象。
关于中介公司哄抬房价的不良行为,近期对社会舆论影响较大的有3个典型案例:一是北京文昌胡同单价46万元/平方米的学区房,二是北京金融街附近一套2平方米学区房,显示总价26万元且已售出;三是深圳有众筹炒房投资客包下整栋楼然后倒卖。
对于被网络热传的这3则新闻,我在看了具体内容后,第一感觉就是可信度很差。原因很简单,此类报道有悖常识,不符合逻辑。后来有媒体证实,北京文昌胡同单价46万元/平方米的学区房为虚假新闻,那么,其余两则新闻能够经得起推敲吗?
先看北京金融街附近2平方米学区房总价26万元且已经售出的报道。这则新闻的看点不是价格,因为13万元/平方米的单价并不算特别高,其最大疑点在于:2平方米学区房如何能取得独立产权?没有独立产权,该房屋就失去了学区房的价值以及交易资格。
按照住建部印发的《房屋登记办法》第83条规定,房屋登记不仅仅要登记房屋现状,还要查看该房屋建造时的报建资料。建造2平方米的房屋,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从逆向思维角度分析,如果在天价学区房区域内,2平方米即可轻易取得独立产权,那么,还有谁会以20多平方米、30多平方米为单位出售学区房呢?难道这些业主不懂得分割单位越小获利越多的道理吗?
再说深圳包楼转卖的报道。该消息同样缺乏常识和基本逻辑。其中最直接的悖论是:在当时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深圳许多新楼盘以市场价开盘都会遭遇哄抢,又有哪个开发商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整栋楼承包给炒房客呢?再者,国家明确规定,商品房销售需要公开透明,一房一价,那种将整栋楼包给投资客的方式明显违规,一旦事发将会被追责。因此,开发商岂会放着既有公开渠道又可赚大钱的路子不走,而将整栋楼包给投资客转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介公司发布虚假信息哄抬房价,目的在于获取非法利润;但是,主流媒体当发现此类热点信息后,对那些有悖常识和缺乏逻辑的细节,怎能在没有核实的前提下就转发或公布呢?在现代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派记者到现场看看,或拿起电话问问政府部门,中介公司通过虚假信息哄抬房价行为不就露馅了吗?这样才是媒体社会责任所在。
标签: 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