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打造平安制度建设的浙江样本

  浙江日报 丁谨之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4月01日 08:29:47

更多

  为打造平安中国的先行样本,我省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充分运用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问题的优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平安浙江建设迈入第12年。这些年来,我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逐年上升,刑事发案、生产安全事故、信访总量连续保持“零增长”,浙江被公认为全国最安全省份之一。

  这背后,是我省通过“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发展“枫桥经验”及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创新,共同织就的“天罗地网”。

  平安建设,离不开公安、消防等部门重拳出击的整治行动,但要实现长治久安,还需依靠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源于创造性实践。53年前,诸暨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创造了一套“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调解经验,毛泽东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

  基于创新探索的制度建设,才具有强大生命力。为打造平安中国的先行样本,我省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充分运用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问题的优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平安浙江建设中,各具特色的社会矛盾化解平台相继建立。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建调解委员会2.8万余个,拥有调解员15.7万人,其中涉及15个行业、领域的专业性调委会1726个,企业调委会6570个,全省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保持在97%以上。

  现实情况不断变化,各地条件也各不相同。无论是过去的成功经验,还是曾经的制度建设,都要结合变化的实际、针对现实情况改进与运用。

  我省多地以“枫桥经验”为蓝本,各种升级版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实践,相继问世。

  13年前在全国率先建立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如今全部“转型升级”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将综治、司法行政、信访、警务、安全生产等资源有效整合,引导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释放参与平安建设的正能量。

  源于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已在我省所有乡镇(街道)推开。目前,我省在行政村、社区以下科学划分了10.9万个网格,落实23.4万余名兼职网格员。

  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也不断完善。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性循环。

  制度建设具有时代特色,也是彰显法治精神的理性思考。平安浙江建设,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治浙江建设紧密结合。目前,全省已有3万多个村(社区)聘请法律顾问,所有县(市、区)均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

  建设平安浙江,是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是前途漫漫的艰巨之途,无法一蹴而就,需得稳步前行。如今,一系列长效机制已织成建设平安浙江的制度之网:社会稳定形势的党委定期分析机制、动态调整的平安考核机制、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这表明,直面时代的新挑战、新问题,省委省政府仍将发挥制度优势,不断推进平安浙江建设。

标签: 样本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