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黑名单”助力公共文明
人民日报 尹卫国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4月12日 08:47:30
在国外,相关“黑名单”制度更为严厉,比如一些国家法律规定,航空公司有权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其乘坐所有航班。多一些针对实际利益的“杀伤力”,让“黑名单”的“牙齿”更为锋利,才能促进人们更讲文明、更重诚信。
据报道,随着民航首批旅客“黑名单”发布,3名旅客被列入记录。这意味着《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今年2月实施以来,有了第一批上榜者。
乘客在机场或飞机上发生各类不文明行为,会影响甚至威胁飞行器及其他旅客的安全。近年来,从旅游景区到天空,打架斗殴,辱骂、殴打工作人员等事件时有发生,妨碍了公共秩序,影响了公共文明。因此,将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中滋事、“撒野”的不文明人员列入“黑名单”,正成为一种趋势,其必要性也毋庸置疑。
也应看到,无论是旅游“黑名单”还是民航“黑名单”,对于上榜人员具体有哪些惩罚或限制,目前还缺乏明确规定。相较于惩戒,其意义更多在于曝光、震慑与教育。在国外,相关“黑名单”制度更为严厉,比如一些国家法律规定,航空公司有权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其乘坐所有航班。多一些针对实际利益的“杀伤力”,让“黑名单”的“牙齿”更为锋利,才能促进人们更讲文明、更重诚信。
标签: 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