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不能把文物单纯看成“文化资本”

  京华时报 刘文嘉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4月14日 20:42:47

更多

  文物工作会议的现实针对性很明显,而它的落地执行还有赖于官方和民间新的评价系统的建立。说到底,文物是一个民族的先民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嘱托,这个传承的过程不应被保护开发上的短见所打断。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针对文物工作做出指示。“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本着无愧历史、无愧未来的责任心,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等观点,令人印象深刻,是在新一轮改革和发展背景下对文物工作的一次集中阐释。

  召开如此高规格的文物工作会议,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它一方面表达了,一个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的大国始终把握着软硬实力的辩证法,对长远视野下的文明进步有着清醒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现下的文物工作并没有达到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水平,保护力度、管理水准参差不齐,甚至在对其价值的认识上也存在着“跑偏”。

  常常关注文化新闻的人会发现,文物、历史遗存、文化概念的悲喜剧每天都在上演,彼此之间的“待遇”有时判若云泥。这边厢听到的是,“大理龙首关遗址因修路被毁”“玄奘埋骨的西安兴教寺面临拆迁”“济南万人坑遗址卖给开发商建楼”,哪位的墓园变成了菜园、哪位的故居被拆除、哪里的历史性建筑成了公厕;那边厢看到的却是,四省五地热抢“炎帝故里”,三地竞争“杏花村”名号,嵩山少林寺与管委会就门票收入对簿公堂……与民族历史相关的实物和概念,都被放在了资本公式中计算,能变现的往往洛阳纸贵,不能资本化运作的大多命运多舛。

  现代社会里,概念、传统、古迹、文物等文化资源已经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本进入经济运作,文化哲学学者曾有过深入的描述。一旦这些历史人文的遗存被单纯当做“文化资本”看待,文物保护就很容易被商业逻辑绑架,文化发展规律就往往要服膺于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其产生的结果就是,缺少市场价值的文物古迹在事实上被抛弃,而能带来巨量门票收益、雕塑地方文化品牌,或者能够起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功能的历史遗存,也常常蒙上了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的阴影。

  从这个角度看,会更明白习近平强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的深意,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几条方针的排序和逻辑关系。事实上,虽然文化具有创造市场收益的能力,但文物古迹同样具有公益性、历史性和民族性,其高水平的保护和利用,正是建立在对以上多重价值的平衡之上。

  文物工作会议的现实针对性很明显,而它的落地执行还有赖于官方和民间新的评价系统的建立。对于前者而言,应该借鉴环保进入干部考核规章的经验,将文保工作绩效纳入政绩考察;后者则意味着,要赋予基层文保工作者、文物专家等泛文化群体更多的话语权,形成对文物工作问计纠偏的习惯。说到底,文物是一个民族的先民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嘱托,这个传承的过程不应被保护开发上的短见所打断。

标签: 文物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