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生“围场子”失去了底线
深圳新闻网 刘洪波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4月20日 17:12:31
承续使命、担当道义也好,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也好,还是高标准,学校和教师能不能守住行为的底线,从而让学生得到底线的道德示范,值得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深思。
河北美术学院与村民发生征地纠纷,让学生不上课,到场集合。有学生不满,表示这是给学校“围场子”、“当肉盾”。而多位学生证实,到场之前并不了解集合的意图。
不知道学校会不会承认这是校方发动的一场闹剧。学生爆出的情况,有“不去就扣学分”、辅导员逼去的,有班长“紧急通知”,到时要清点人数,连说三遍“勿迟到!”一个差不多全校学生都到场的集合,要说是自发或者部分班长、辅导员自行其是,是有些困难的。
查学校介绍,河北美术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无论哪一级哪一类学校,既然从事的是教育事业,就必须以德为先,立人为本,让学生明是非,懂道理。学校与人发生纠纷,就让学生去“围场子”,这是引导学生“起哄架秧子”,利用学生做“喽啰兵”。
根据报道,河北美院此次与村民冲突,还完全是主动而为,聚集学生去“围观”冲突,或者作冲突的后盾,更是预先扩大事态。从学生和村民的描述看,在与村民存在土地争议的情况下,学校开进施工队强行施工,引发冲突,学生则是提前一天通知在施工时到场集合,而村民则被迫护地并报警。这就是说,事态由校方引发,这是学校设局,学生在未通知事由的情况下到场集结,这也是学校设套。一所高等学校,以如此方式做事,不可谓正大光明,对学生谈不上良好的示范。让学生去目击、观看甚或希望学生去参与这样的不光明行为,这是要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教育呢?
今日社会,确实存在着大量灰色乃至黑色的行为方式,解决争议不凭理、不靠法而靠力,为了实现利益而不惜挑事闹事的情况也不鲜见。但是,高等学校也这样做,展示的不只是校方作为利益主体的不计手段,而且使学校的教化作用朝负向奔跑,使教育二字蒙羞。这种行为,在学生那里既容易产生社会认知的模糊,也使学校作为教育实施者的形象失分。学生将如何评价自己的母校,他们“为母校而骄傲”的情感难道不会打上折扣吗?
行得端,做得正,任何人、任何单位都须讲究,教育作为阳光事业尤其要讲究。现在确有一些学校,在日常行为中,已经首先不再是传承阳光事业,而是自视为一个普通的单位,一个普通的利益主体,学生则首先作为学校利润的来源,其次作为学校与人解决分歧的利用工具。教给学生的,除了职业技艺,再就是各种不计手段的“成功学”,达到目的的点子和技巧,而较少“以德为先,身正而行”的引导。
古话讲“人从书里乖”,是说人因为受教育而知书达理。现在,人们即使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知书”,已经不无疑问,而是否能够“达理”,尤其令人怀疑。承续使命、担当道义也好,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也好,还是高标准,学校和教师能不能守住行为的底线,从而让学生得到底线的道德示范,值得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深思。
标签: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