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哪有“匠男”帅
人民日报 曲哲涵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4月22日 14:31:29
成就一名好工匠,离不开个人的执着追求、家族的传承坚守以及学校企业的悉心培养,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涵养,离不开社会大众对“匠人”职业尊严的认同、劳动价值的认可。
某电视频道有一档厨师技艺竞赛节目近来很受观众喜爱。厨师们净面素衣、刀飞铲舞,只用二三十分钟就摆出一桌佳肴,引得评委交口称赞。别看小伙子们年纪轻,说起营养知识、烹饪技法头头是道。那份对职业理想的执着,那出类拔萃的厨艺,令人忍不住赞声“真帅”!
“拉倒吧!其实就是打工的。”亲戚家的男孩儿前年从技校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某大饭店西餐厅做厨师。他也爱钻研、肯吃苦,但提起职业现状和未来,却连说“跟‘帅’字差十万八千里呢!”
为啥?职业上升通道狭窄,技能、资历认定没有行业标准和国家规范,离开熟人圈子很难找到好工作;社会认可度差,“脸大脖子粗,不是厨子就是伙夫”;收入跟本领并不完全挂钩,街边煮麻辣烫的、烤羊肉串的摊贩,比用心打磨菜式的西餐大厨挣得多、过得好……他调侃:“现在都是明星在电视上教烹饪,‘跑男’才叫高富帅,没见谁把咱‘蓝领’当偶像!”
他的话引人深思。眼下大小荧屏、网站杂志等公共文化传播渠道遍地白领金领、“跑男”明星,罕有蓝领技工、草根“匠男”站在聚光灯下。
“匠男”应该比“跑男”帅吗?
让我们来说说邻国日本的情况。日本产品制作工艺精良、技术含量高,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他们素有尊重匠人的传统:一名高级技工能够靠薪水让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知名技校与重点高校声誉比肩,几乎每年都有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生去“回炉再造”;为提高技工的成就感,日本常年举办各类技能比赛和评比,50多年来“技术奥林匹克全国大赛”吸引上千万名参赛者;日本富士电视台近年推出了一档名为“矛盾”的技工技能对抗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节目中连续获胜者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青少年的偶像……
可以看出,在日本,从教育、就业、薪酬待遇到社会评价,“匠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匠人”的价值获得充分认可。这形成了良性循环,使更多人有志于成为好工匠。
反观我们自己,从如琢如磨、独具匠心等成语历经千百年仍妇孺皆知,到“鲁班”这个名字穿越时光依旧在建筑领域最高奖台熠熠生辉,再到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修补无数人浮躁的内心……可以看出,人们在情感上依然推崇工匠精神。只是,过去几十年我们快速从温饱迈向小康,发展比较粗放,“量”上去了,“质”没同步跟上。社会氛围也存在着追求短期财富、急功近利的倾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度被人们淡忘。
当前,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人力支撑,必须大声呼唤“工匠精神”,努力培养更多有着精湛技能、坚定意志与求索精神的“匠人”,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我们不反对明星们在荧幕上奔跑,同时也呼吁让更多“匠男”帅帅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和心田。这可不光是文艺界的事儿,成就一名好工匠,离不开其个人的执着追求、家族的传承坚守以及学校企业的悉心培养,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涵养,离不开社会大众对“匠人”职业尊严的认同、劳动价值的认可。从增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前瞻性,提升小作坊“绝活”“绝招”的市场适应性,提高大企业流水线上工艺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精确性,到大幅提高优秀技工的福利待遇,严格产品质量监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以及在精神文化领域高擎“劳动光荣”旗帜、褒扬“工匠精神”……方方面面,缺一不可。
让“工匠精神”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价值指向标吧,让“匠人”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帅的偶像吧,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与任务。
标签: 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