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破除“旱涝保收”的垄断利益

  新华每日电讯 普沙岭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5月18日 10:22:15

更多

  过去人们常说,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属于市长的找市长,属于市场的找市场。现在看来,市场局部遭遇“肠梗阻”的问题,单纯地指望按照市场规律来完善市场规则,是行不通的。上述加剧企业运行成本负担的行业,无不来源于政企权责界定不到位的垄断领域。换句话说,正是权力与行政壁垒,造成了水流不畅,形成了特殊利益聚集的经济“堰塞湖”。

  不打破半垄断性质的格局,下游企业成本就很难“水到渠成”地由市场决定,经济运行的底盘,也就很难良性而润滑地转动起来

  “煤价都降成‘白菜价’了,电价为什么不能跟着降?”“为什么油价降了,物流成本却总也降不下来?”《人民日报》记者近日对浙江、河南两省四市的53家企业成本状况展开调查。不少制造业企业反映,虽然煤、油等原材料价格一直在降,但一些来自水电热气等垄断性行业的成本仍然“坚挺”,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降反升,加重了企业的生存负担。

  在经济下行、制造业生存压力空前的当下,记者目睹如此之“怪现状”,着实有些刺眼。这显然属于经济肌体的局部性“梗阻”,使得各类经济主体无法在同一个频道里“共振”——当原料成本企稳甚至一再降低的时候,企业成本要因为这种“梗阻”,依旧居高不下甚至负担增大,你总是甘我总是苦,这不仅影响了制造业企业的“心情”,也严重影响到企业运转的品质,乃至市场的公平。

  旱涝保收,甚至旱涝了格外丰收,这是某些垄断行业的特有现象,它不跟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在同一频率,更遑论“同呼吸共命运”。时间长了,他们也不把自己当做市场流通里的一个环节,而是把自己当成政府权力延伸出来的机构:成本是一本内部糊涂账;如何定价完全自己说了算;怎么给下游企业制定规则也是一言堂……结果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垄断性特权”——企业只要装了变压器,管你用不用,都要白白交数百万元变压器基本电费;企业要排放废水,当地只有一个“特许经营”废水处理公司,处理“三废”就得“求爷爷告奶奶”;油价不断降,可高速公路、铁路等具有垄断特质的行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推动企业发展,国家于2015年底出台了降低成本的六大“组合拳”,其中就涉及电力、物流这些跟企业运行直接相关的行业:降低电力价格、降低税费负担、降低社保成本、降低财务成本,降低流通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现在看来,出台的好政策还不够,一旦涉及具体的利益分配,既得利益部门的阻力不容小觑,让他们尊重市场规律,甚至主动让出不该得到的利益,还是非常困难的。

  没有强有力的驱动,谁都不愿意放弃原有的“旱涝保收的那杯羹”,也不会轻易“按市场规律”办事。他们会担心,如果垄断性特权被打破了,一切资源配置都按照市场规则来了,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就会减弱;自身甚至也会面临成本与生存压力,舒坦日子就没有了。可只要不打破这种半垄断性质的格局,市场就会持续扭曲,服务就很难到位,下游企业成本就很难“水到渠成”地由市场决定,经济运行的底盘,也就很难良性而润滑地转动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属于市长的找市长,属于市场的找市场。现在看来,市场局部遭遇“肠梗阻”的问题,单纯地指望按照市场规律来完善市场规则,是行不通的。上述加剧企业运行成本负担的行业,无不来源于政企权责界定不到位的垄断领域。换句话说,正是权力与行政壁垒,造成了水流不畅,形成了特殊利益聚集的经济“堰塞湖”。

  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法按照市场规律来打破的垄断,不妨靠“市长”发力解决。

标签: 垄断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