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不阅读不妨碍上大学是失败的教育

  中国青年报 雨茂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5月18日 10:22:15

更多

  阅读不是为了什么,它就是一种生活需求,与吃饭、穿衣没有两样,世界上很多优秀民族就是这样看待阅读的。中国大学生应该明白这一点。

  很多老师都感到现在爱读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这里讲的不是快餐式读物,也不是教科书或者有关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种资格证的书,而是各种学术专著和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方面的书。文学院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名著”,历史学院学生没有读过《史记》与《资治通鉴》,经济学院学生没有读过《资本论》,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每到学期末,我都参加监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课考试现场,都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做作品分析题时,只有干巴巴的条目。这些条目要么是教材上的,要么是老师讲授的,学生并不能结合作品进行阐述,更谈不上有独特的看法,因为他们没有看过原著。有一次跟一位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教授聊天,他说有些学生既不看原著,上课时也不做笔记,到了考试前就用搜索软件下载所谓的答案来背诵,而这些答案很多都是陈旧的,甚至是被学术界更正过的,学生压根儿就不知道。

  近几年,我在一些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课程包括《红楼梦》节选,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原著,当我讲到该部分时,会搞一次随堂调查,结果屡屡让我崩溃。有一个班50人左右,居然只有3个人完整地读过《红楼梦》,有一个班大约45人,13人看过原著,是我任课班级中阅读比例最高的。还有学生问我,看过电视剧算不算?

  不阅读的大学生平常都在干什么?电脑、手机占去了学生绝大多数时间,许多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几年前,我当班主任时,一个学生刚进大学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厌学,发展到通宵玩,不上课,我强制他到课堂,他也只是把教室变成卧室。请心理咨询老师帮他戒除网瘾也不行,只好让家长帮忙,他的母亲辞掉工作陪读三年半,好歹才让他毕了业。学校要求学生课前交手机,他们也有应对办法,带两个手机,一个备用。

  另有一些学生把精力放在考证、考研、考公务员上。学生早早捧着“红宝书”读得昏天黑地,还上各种考前辅导班,哪有时间阅读呢?各种考试都有“宝典”要读,有“真题”要做,辅导班广告铺天盖地,搞得学生觉得不上辅导班就不踏实。我很忧虑:这些学生读书少,知识面窄,纵然如愿以偿,今后能有多大的发展呢?

  不爱阅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小学阶段未养成阅读习惯。应试教育要么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么让他们觉得不阅读并不妨碍升学,读书多并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说:“爱阅读的孩子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有前途的。”其实,阿甲的话功利心还是重了些,可能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需要。阅读不是为了什么,它就是一种生活需求,与吃饭、穿衣没有两样,世界上很多优秀民族就是这样看待阅读的。中国大学生应该明白这一点。

标签: 阅读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