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让博物馆成为文化景观

  浙江日报 刘晨茵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5月18日 08:22:49

更多

  不管是最近的“博物馆撕名牌”事件,还是“博物馆卖楼盘”,凡此种种,都是管理者没有平衡好社会效益和文化保护的天平,都会对博物馆及其形象带来难以愈合的伤害。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定义为“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表明它是人类与其所在环境长期、密切的互动关系的见证。可以说,博物馆不仅仅是藏品的保护者,作为博物馆使用者的人更是定义了博物馆的又一重存在。

  诚然,文化景观也是处于持续演化中的,有着人类活动变迁的烙印。然而,藏品单一化、策展主题落后、缺乏藏品知识的系统建构等“硬伤”已经成为不少博物馆转型升级的障碍之一。都说“如果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已经从皇家贵族观赏奇珍异宝的场所变为老百姓获得历史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课堂,它的延伸使命是教育功能。

  不久前,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除了价值连城的国宝本身的魅力,历史文物与一群可爱的普通人互动更让人动容。同样是互动,在数千人连夜排队只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真迹的同时,故宫博物院推出了“走进清明上河图”数字音画项目的创新性尝试,用科技手段帮助观众读懂文物。显然,想要博物馆与百姓有更多互动,并不仅仅只有“吸引游客参观”这一个老招数,不少博物馆早已“撕下”神秘、枯燥的刻板印象,注入了更多的人气,也呈现出更现代的气质,一旦不“高”,自然观众的人气也就不会“冷”。

  对博物馆而言,要着眼于品牌提升后的整体收益。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台北故宫文创纪念品等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鉴。当越来越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注入了时代的脉动,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提供分众化的选择,它就不会沦为普通的资料陈列馆。

  当然,在博物馆的发展中,文物保护与传承是永恒的中心。珍贵的藏品和资料不可复制也不可再生,无论博物馆的门开得有多大,始终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不管是最近的“博物馆撕名牌”事件,还是“博物馆卖楼盘”,凡此种种,都是管理者没有平衡好社会效益和文化保护的天平,都会对博物馆及其形象带来难以愈合的伤害。

  总之,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让历史与人有更多维度的沟通,是现代博物馆走近大众的第一道关。

标签: 文化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