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演进回归公共空间
浙江日报 肖纯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5月18日 08:22:49
博物馆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其连接的历史、拓展的空间、传递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内心的标准可能远远高于我们的许诺和规划。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museum)是由缪斯(muse)演变而来。在时光的长河中,博物馆逐渐成了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905年,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自此翻开了中国博物馆的新篇。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跨越发展。文化风气次第开放、人的精神渐趋舒展。从那个年代的留存中,我们看到博物馆连同文化场所催生了人的巨大新鲜感。
博物馆的发展来自于人的基本需求,体现为对文化的珍视、对历史的敬重。博物馆一词本是东瀛的舶来品,在某种程度上误译了博物馆。博物馆首先是记忆场所,通过对物的保存来召唤记忆。有记忆才有文化,甲骨文中“文化”二字都展示着一种渐进的状态,因此将博物馆称为文庙宗祠并不为过。
但不是所有的记忆都能进入博物馆,物是前提,但人才是本质。缪斯是激发文艺灵感的神,科技的进步同样有赖于缪斯。在此维度上,博物馆的重点应该是鼓励人的创造力。当创造力散发光芒的时候,人类才能迈出前进的脚步。中文“博物”最早见于《山海经》,《尚书》中意为博文多识,《汉书》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的形容。三者谈及博物的主体都是人。
如今各地、各行、各业都在投入巨资新建、扩改建博物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重建设速度、轻功能保障,重新奇造型、轻地方特色,重硬件投入、轻管理支撑等。可以预见,未来博物馆会越来越多,有多少会持久地延续下去?有多少会成为文化的标记?有多少会沦为虚有其表的建筑?
当下博物馆图景今非昔比。文化之于社会大众不再是久旱甘霖,而是日常生活。中国茶叶博物馆取得成功,为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茶叶博物馆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这拓展了人们参观游览的时间与空间。而现场制茶、品茶等体验区又提升了互动性。
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博物馆作为城市文明符号与主要象征是重要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物理与心理上拓展了城市生活的限制与疆界。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介奇观》中指出,人们通过对博物馆的欣赏,形成了一个隐形的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为他们提供了梦想、幻象、思维模式和身份认同的原材料。”
博物馆在现代语境的嬗变契合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再生产出了城市空间文化。让精英与大众、公共与个人、漂泊与归属在变化不定的文化景观中达成和解。
因此博物馆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其连接的历史、拓展的空间、传递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内心的标准可能远远高于我们的许诺和规划。
标签: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