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热评丨我们为何比国外更平安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吕苏娟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31日 07:48:02

更多

中国到底有多安全?我们可从“平安浙江”的建设和实践中读到答案,也可从“平安中国”的发展蓝图中看到未来。

  “中国到底有多安全?”近日,在英语世界最大的SNS问答平台Quora上,无数欧美网友对此给出了清一色的“点赞”回答,甚至还写出了各自的亲身经历。

  只有在中国,才敢深夜从地铁步行回家;街上的中国年轻女孩可以穿任何她们想穿的衣服,而不怕遭到侵犯或觊觎……外国人眼中羡慕不已的安全现象,在中国犹如空气般自然。人们生活在其中,也许不自知,但如果将视野放宽,这份感受将更加深刻。

  放眼全球,一些国家恐怖事件频发,一些国家恶性伤人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国家人民流离失所。这也许就是国外网友对“平安中国”感受深切的原因所在。数据显示,中国是全世界谋杀率最低的30个国家之一,比美国的谋杀率低四倍还多。“平安中国”的背后,是百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平安喜乐,也是政府“人民生命大于天”的价值实践。它镌刻在数据中,行走在社会中,也跳动在百姓心中。

  浙江,是全国最早提出并全面部署“大平安”建设战略的省份。早在2004年,习近平同志就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这份高瞻远瞩,换来了“平安浙江”的高速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超过70%以上的县(市、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于96%。

  平安,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切身的利益和诉求。如果无法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民生就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再多的努力也只能化为泡沫,又何谈提升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对于任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我省一方面以“零容忍”的态度,层层追责、一网打尽。另一方面,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提升自身社会治理、公共安全治理能力,为百姓营造起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平安浙江”建设,一头连着平安,一头连着法治。G20杭州峰会期间,我省充分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制方式,通过网上网下的整体作战,确保了“绝对安全”“万无一失”。这一成果,离不开我省“平安浙江”建设的坚实基础,也离不开“法治浙江”建设的切实保障。它们的有机结合,助力我省不断加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提升“平安浙江”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为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平安中国”,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抓平安,就是抓发展、抓和谐。如今,我省向违法建筑、城乡危旧房、脏乱差的城中村发起全面围剿,向劣Ⅴ类水发起剿灭战,说到底是为了清除危害百姓生命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这是一次双赢的选择。在这场战役中,人们感受到平安,也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脉动。这将激发更多人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集众智、聚合力,进而营造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我省经济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到底有多安全?我们可从“平安浙江”的建设和实践中读到答案,也可从“平安中国”的发展蓝图中看到未来。

标签: 平安;平安浙江;百姓;中国;安全;谋杀;安居乐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法治化水平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3/W0201703312576413661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