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号|一家书店的门洞引起围观,谁动了谁的阶梯?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刘雪松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24日 17:23:0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阶梯通向的是人类的更加文明与更加法治。这个阶梯,谁都动不了。人们需要防止的是,以通过人类进步阶梯的名义,反过来踏的是与人类进步相违背的人的情绪垫背做台阶。
南锣鼓巷帽儿胡同朴道草堂书店,因为开墙打洞被要求整改的消息,几天前就传到了书店。连同这个门店一起需要整改的居民自住房和门店,共有54家。但是在社会传播效应中,53家没引起人们的关注,唯独这家书店被传成了“针对性”,一时间,朴道草堂书店“遭封门”的消息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被传成了10万+,吃瓜群众表示很有情绪。
准确地说,这是一次最佳时间、最佳角度、最佳情绪的精准扩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朴道草堂书店早一天将一篇题为《谁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文章发散开来,吃准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情绪效果。正如店主事后所说的那样,“目的就是不想关”。
不想关可以跟职能部门说,按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说,但这家书店选择的是跟网友说,掐头去尾、添油加醋地说,这就反过来有些“借刀杀人”的意思了。这时候书店要说“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关注”,倒是让人感觉难以自圆其说。
公允地说,在阅读方式、经营渠道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一个实体书店能够坚持开下去,确实令人钦佩。人们关注一家书店的生存状况,正是眷恋着传统的书香,留恋着爱不释手的阅读快感。但君子爱书,与经营者的君子爱财一样,都有一个取之有道的规矩存在。倘若因为南锣鼓巷54家需要整改的开墙打洞之处,唯独留下一家书店的违规门洞不整改,那么,这个书店通向的就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是与法治相向而行的一个特殊通道。
朴道草堂书店的门洞,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整个北京市需要整治的1.6万处开墙打洞问题,都是针对这个“历史遗留”而来的,而且主要解决的是违规开墙打洞给房屋带来的安全隐患,无非是交道口街道办事处下发的通知当中,要求“自4月20日起”的整改时间,刚好与这家书店、与“世界读书日”、与人们眷恋读书情结等等诉求似乎有些“犯冲”,而且关键的是,书店有营业执照。
朴道草堂在准确时机散发的抵触情绪,是一次借势发力的危机公关。书店为了达到“就是不想关”的目的,不惜将一个门洞的整改,描述成一个书店将被“杀死”,暗指依法要求整改的政府职能部门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这种个体情绪向社会群体的转移化、扩大化,是与事实本身相违背的,也是有悖现代文明与法治精神的。
书店大门因为开墙打洞被要求整改,但书店旁边的大门可以正常使用,所持的营业执照也可继续经营。书店面对既成事实的大门不愿配合、还面临着100元一位的门票可能“流失”,心里有情绪,很正常。但表达情绪的尺度应该基于对法规丈量之后的准确掂量,释放情绪的依据应该基于对完整事实呈现之后的客观理性,而不应该把草堂做成一只草船,借舆论情绪的社会之箭,要挟政府职能部门执法绕道,迫使法规向一家书店低头屈就。从书店隐瞒诸多整治背景和事实的动机来看,书店“就是不想关”的任性情绪,缘于利益,无非是通过一面之词,激起社会群体希望保住一处“人类进步阶梯”的反对情绪。
事实证明,作为客观存在的朴道草堂书店,谁都没想把它杀死,更没有所谓的凶手存在。社会需要从这场舆论风波中看清舆论情绪很容易被裹挟的现实,学会在各种传播信息中去伪存真,分辨是非。但是通过一家书店开墙打洞的遗留问题被要求整改,所引发的社会情绪与围观热度,也同时为职能部门依法执法过程中,如何做好更多信息的及时发布、如何将事实与真相传播到位,提供了具有经验与教训相类似的事实借鉴。
这场舆论风波,对于书店、对于吃瓜群众、对于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值得总结的地方。对于被整改的朴道草堂书店来说,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在表达意见时,不为反对而反对;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在表达情绪时,不为情绪所左右;而对于职能部门来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处理舆情危机时,不为反扑而反扑。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阶梯通向的是人类的更加文明与更加法治。这个阶梯,谁都动不了。人们需要防止的是,以通过人类进步阶梯的名义,反过来踏的是与人类进步相违背的人的情绪垫背做台阶。
标签: 书店;情绪;草堂;职能部门;整改;朴道草堂;门洞;杀死;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