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浙江篇:恰恰好时机,助我“浙样红”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徐王婴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5月04日 12:23:29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无论是浙商,还是浙江资本,浙江制造都将沿着“一带一路”的热土上生根开花。
春夏之交,浙江传来“开门红”消息。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并首次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
究其其因,推动浙江经济穿越L型下探之路,走出转型升级新天地的路径之一,就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占“天时”:国家级示范区敢为“桥头堡”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使浙江坐拥义乌与舟山两大国家级改革示范区。而作为国家级改革试点,无论是义乌还是舟山,得到的是“先行先试”的改革便利。
比如义乌国际港的实践。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专业批发市场外贸发展的制度缺失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籍此,义乌外贸出口从2010年的240多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240多亿元,增长将近10倍,其份额占到全省1/8、全国1/62。
义乌经验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议和关怀下,还开通了全球最长的“义新欧”中欧货运班列。习近平主席在两次会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时,都提到了“义新欧”。当前 “义新欧”已实现双向常态化运行,并开通西班牙、伊朗、德国、阿富汗、英国等8条线路,成为地方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的典范和品牌。
与此同时, 浙江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宁波—舟山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开展深度合作,已初步构筑起以宁波和舟山为中心、杭嘉温台为两翼的海上开放大通道和海洋经济发展大格局。而宁波舟山港也已连续7年稳居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其236条国际线路,联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来于600多个港口,不断扩大集装箱国际中转量的成绩,确立了其国际枢纽港的地位。
春风得意马蹄疾。“宁波—舟山港”成为打造浙江向东融入“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的同时,浙江省海港集团应时而生。这对全省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快建成港航强省和海洋经济强省具有重大意义。
舞“利器”:世界贸易一“键”通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马云的口号,也是浙江的口号。
而信息经济的优势和互联网+的发挥,使得浙江率先走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稳健之步;还继续发挥了“三驾马车”中的“出口”的优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进出口总额5592亿元,增长23.1%。其中,出口4134亿元,增长15.8%;进口1457亿元,增长49.7%。出口占全国的份额为12.4%,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诚然,手握信息经济的“利器”,使得我们得以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核心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技术,面向“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一个由沿线数十亿消费者、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服务提供商等组成的网络经济体,为“一带一路”沿线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从事跨境电商贸易提供更全面、专业的综合性服务。
而当世界各地采购商借助信息网络和现代物流,足不出户向中国品牌商直采,带动“浙江制造”、“中国制造”商品直销全球的时候,浙江的 “网上丝绸之路”已然浮出水面,并进而形成“一带一路”线上线下协同共进的新格局。
拥“人和”,“浙江制造”境外生产
去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发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深受鼓舞,这是民营企业实现全球化经营的极好机会,民营企业也迫切希望能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汪力成如是说。
走出去的不唯是汪力成。浙江数家开放型龙头企业正在牵头实施面向“一带一路”的多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包括中国义乌(坦桑尼亚)经贸合作区、泰国罗勇工业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合作区和越南中国龙江经济贸易合作区等。而境外经贸区或工业区的建立,将使“浙江制造”实现境外生产的跨越。比如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共有瓷砖生产、皮革制造、制鞋等7个项目,为当地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罗勇工业园已吸引了近80家中国企业入驻,带动中国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超过16亿美元,实现产值50亿美元,向当地政府累计缴纳税费超过8000万美元……
事实上,嗅觉灵敏而又敢为天下先的浙商群体,早已“游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投资办厂,或贸易采购,或跨国收购……凡此种种,推进了浙江资本的国际化。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无论是浙商,还是浙江资本,浙江制造都将沿着“一带一路”的热土上生根开花。浙江经济在“人间四月天”之后还将迎来鲜艳绚烂的五月花!
标签: 浙江;义乌;国家战略;民营企业;示范区;舟山港;宁波;制造;海洋经济发展;信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