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热点观察 正文

“非遗游”拓宽文旅融合赛道

来源:浙江日报作者:张萍编辑:沈韩宇 2025-02-07 09:48:27

  春节申遗成功,催生了文旅市场目不暇接的闹猛场面。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发布的《2025年春节假期出游快报》显示,蛇年春节期间包含非遗景点、非遗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大增40%。浙江各地紧扣非遗主题,围绕赏绝活、看大戏等十大场景,举办“德寿宫里过大年”“绍兴古城过大年”等传统市集活动,举办各项非遗活动390场。8天春节假期中,浙江全域旅游综合收入达519亿元,同比增长11.8%,游客人均消费1455元,其中“非遗游”贡献不少。

  目之所及,围绕春节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中国丰富的非遗名录,跟着非遗去旅行,将非遗巧妙融入春节的创新玩法,正在成为2025年旅游市场的新模式、新增量。“非遗+旅游”有望以其丰富的场景、深厚的底蕴、新奇的体验和充盈的文化自信,拓宽文旅融合的赛道,展现静水流深的能量。

  从馆藏陈列走向烟火人间,非遗可亲可近。在宁波天一阁,游客现场体验雕版印刷技艺,刷制“蛇来运转”“福禄安康”“新年快乐”等蛇年限定红包;在绍兴的中国黄酒博物馆,游客争相排队品味黄酒,体验黄酒制作工艺,用酒香唤醒记忆中的年味;在嘉兴海宁,伴随着秧歌队的表演载歌载舞,外国游客在小桥流水边品尝着特色的非遗美食宴球街宴……零距离的接触,不仅让非遗在沉浸式体验中得以传承与发扬,更为当地消费市场注入一股暖流,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宣布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的介绍词中指出,“该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文化认同感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非遗+文旅”的热度从近年来的持续升温,到今年春节的爆发,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丰富多彩的非遗年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游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文化认同又反过来激发游客对高品质、有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的追求,他们愿意为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高端文化体验活动买单,从而推动了文旅消费升级。

  从这些变化趋势中找到切入点,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将其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是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是非遗大省,我们有条件在乙巳蛇年春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非遗与各类传统节日、特色活动深度融合,打造全年无休的文旅盛宴。这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文旅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质量与文化内涵输出水平;迭代宣传思维,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宣传方式,吸引目光。同时,还可以深入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联动效应,让“非遗游”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变量。

  今年浙江的新春第一会提出,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希冀未来浙江,还有更多“爆款”产品解锁非遗与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提升“诗画浙江”吸引力影响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