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潮评 | 杭州中考新政调整,让教育更公平更合理更人性化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胡欣红编辑:陈汉滨 2023-02-03 16:59:06

  中考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任何变化与调整都会激起无数涟漪。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杭州市区中考加分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引发了舆论热议。

  其中,最受家长们关注的当然是分配生新政,可以归结为“一个不变”和“三个调整”。

  “一个不变”:招生名额以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数为依据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方式保持不变。

  “三大调整”:不再由初中推荐,可由学生自主报名,填报志愿;将高中学校在符合条件的分配推荐生中按不低于95%的比例录取,调整为逐校(一所高中学校+一所初中学校)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进行录取;初中各阶段期末考试成绩及素质分与分配生“脱钩”。

  消息一发布,许多家长群就“炸锅”了,很多家长认为考试才是最公平的方式,纷纷表示支持用实力说话,但也有人担心这样会回到“一考定乾坤”的时代。

  普高名额分配生之所以调整为以学生的中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不少家长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在分配生推荐中作用过大,导致为争分配生名额而“卷”素质分现象,质疑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不透明不公正问题,建议完善的呼声强烈。

  二是在大力推进“双减”的大形势下,初中阶段各学期和统测成绩不能作为推荐依据,各类竞赛结果也不能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及加分依据,杭州市区现行的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由初中学校根据综合评分择优推荐的办法已无法实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分配生新政意在让教育更公平更合理更人性化,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切实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可谓是切中肯綮之举。

  原分配生政策中,初中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根据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综合评分,其中学业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95%,德育、体育、艺术、劳动、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所占权重不高于5%。也就是说,学业成绩在综合评分占据着绝对优势,以中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的分配生新政思路与之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原来的学业成绩包括了初中阶段各学期和统测成绩,而现在基本上就是看中考。于是乎,一些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难免就会担忧中考发挥问题。

  每次考试之后,发挥失常或超常的学生都会特别引发关注与议论,久而久之,似乎让人觉得考试充满了“运气”的成分。其实不然。

  每逢“大考”有静气。考试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越是“大考”越能体现。所谓的“马失前蹄”或“黑马”,都是小概率事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基本上都是在正常范围内适当波动而已。在中考试题强调基础性,不搞偏题怪题难题的情形下,所谓的“运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平时扎扎实实学习,何愁中考不能正常发挥?中考发挥失利将会抹去尖子生前三年的努力成果之类的顾虑,纯属多想。

  杭州中考新政发布之后,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搞不清实施之后会带来哪些影响,很多人直言“看不懂”,提出是不是所有的初升高都按照中考成绩分配之类的“问题”。这些都警示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做好政策的解读宣讲工作,避免民众因不清楚具体情况而误解乃至滋生负面情绪。

  网上也有一种声音,借议论中考新政之机,指责以前的政策不公平。新政是对原先政策的完善,而不是简单否定,这种将两者对立起来的论调不仅在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更经不起事实的反击。比如,新政下综合素质分虽然与分配生“脱钩”,但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成为申请分配生的前置条件,并没有被“抛弃”。而且,从长远看,中考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中考政策,指引着一个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寄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考政策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改革发展很难实现一蹴而就。存在问题或瑕疵不可怕,只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顺畅的交流渠道,积极听取民众的不同诉求,就可以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胡欣红/文)


标签:
热度话题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存在问题或瑕疵不可怕,只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顺畅的交流渠道,积极听取民众的不同诉求,就可以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