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潮评 | 文物为何受人“追捧”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若寒编辑: 2024-03-01 16:06:15

  近期,各省陆续召开文物普查工作动员部署会。为何文物总能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弦?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如今,许多地方都建起了各色各样的博物馆,国家文物局2023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总数已超过6500家,它们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是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根脉,它们生动地解答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而文物则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沉淀,人们可以从中洞察历史、感悟人生、畅享未来,这就是文物的魅力所在。比如在苏州博物馆,这个拥有藏品总数超2.5万件/套的宝藏之地,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一睹芳容,时常需要花费几小时的排队时间。比如在哔哩哔哩网络平台,一位UP主手工打造三星堆黄金面具的视频,播放量超1800万,点赞数超260万,网民们被古人的精湛技艺和华美工艺所折服。可以说,文物是在向世人讲述一个道理,“从古至今,每一代人都在各自领域探索,每一件器物的诞生都蕴含着匠人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对文物的“追捧”,还来自于国人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有人说,除了现在幸存于展柜中的珍宝,更多的器物、书画、楼宇在那蹉跎岁月被无情毁灭,人们在见证中华奇迹的同时,也留下了太多不甘和无奈。

  近年来,一件又一件流落在外的中国珍宝得以“归家”,在鲜花和掌声背后,每一次归途,都隐藏着太多曲折和心酸。如果这些文物会说话,第一句一定是对家的思念。透过那段屈辱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已经深深刻印在中华儿女心中,对他们而言,文物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褒奖和赞美,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和警醒。

  文物,它是活着的。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画、器物等载体,穿越时光,回到过去。历史总是厚重的,如果你见到有人在博物馆潸然泪下,请不要投去异样的眼光,或许他的片刻驻足,经历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文物属于过去,它记载着历史;文物指引未来,它传承着文化。在惊叹于古人智慧的同时,我们也要坚信,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必将更加美好。(若寒/文)

标签:
热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