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潮评 | “气死人不偿命”成流量密码,谁该反思?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胡欣红编辑:沈韩宇 2024-08-19 18:03:33

  卖惨不好使了,部分自媒体开始用“气死人不偿命”来收割流量——渲染家庭矛盾、制造身份对立、剑指社会公正……屏幕里,鸡飞狗跳地演着让人咬牙切齿、恨不得“隔着屏幕给两拳”的人和事儿;屏幕外,是气得只恨评论手速不够快、不吐不快的网友。近日,半月谈的一篇报道,引发舆论关注。

  网络时代,只要取之有道,追求流量并没有原罪。或许,有人觉得这些“气死人不偿命”的短视频虽然剑走偏锋,但毕竟已经配上了“无不良引导,仅供娱乐”的字眼,总算在内容的真实性上做出了“说明”。因此,对于这样的“逗你玩”可以见仁见智,无论是否喜欢都不必上纲上线。

  但披上了看似“合法”的外衣,也不能遮盖其“流量病”的本质。保姆虐待孩子、儿子手撕亲妈、丈夫殴打妻子、被养母逼迫相亲、宝妈故意把孩子倒着抱……不是这头在扇巴掌,就是那头跪地痛哭,“气人”的程度决定了上热搜的速度。值得警惕的是,“气死人不偿命”的短视频之所以呈泛滥之势,“情绪陷阱”或许是一个重要根源。

  简而言之,看到此类视频,人们往往容易代入自己曾体验或遭遇过的歧视和偏见,在这样的情绪“共鸣”之下,事实真相就会被有意无意忽略了,于是就会“疯狂”评论转发。一些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的极端个例,一经渲染夸大,似乎比比皆是,而且一个比一个更过分,把网络世界搞得乌烟瘴气。这样的一时之“爽”,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心理骗局,固化人们的偏见,甚至诱发社交不良和幸福感降低等问题,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

  毫不夸张地说,即便知道“纯属虚构”,“熏陶”多了恐怕也会在内心埋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更何况,仅凭几个肉眼快要看不见的小字,其“抖机灵”的用意可谓不言而喻,很多人根本发现不了端倪,可能会不加分辨地信以为真。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更容易被这些极具“刺激性”的内容所误导,贻害无穷。

  整治“气人”短视频,守土有责的平台首当其冲。仅仅靠发现问题后的下架处理,“小惩”未必能产生“大诫”的效果,在巨大流量诱惑面前,总有奇葩的伦理剧不断上演,防不胜防。因此,相关平台不能满足于放“马后炮”,需未雨绸缪,强化“把关人”意识,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侧重对优秀内容进行流量扶持,引导用户关注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内容。弘扬正能量的好东西传播多了,“气人”短视频的生存空间自然就会被极大压缩。

  内容创作者更应该深刻反思。在追求点击率、关注度和收益的过程中,是否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负面情绪,而故意制造或夸大矛盾、冲突和愤怒?是否过于追求刺激和争议,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和价值?这种短期利益导向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受众的心理健康,也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如此赚“人气”最终行之不远。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创作不能没有边界。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低俗短视频的治理力度,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和采取了一系列整治行动。2022年3月,国务院将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列为重点整治内容。去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提出在严防假冒仿冒行为等方面加强自媒体管理的工作要求。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媒体以假乱真欺骗公众等行为再度被列为重点整治项目。

  面对“气死人不偿命”短视频,公众也要反躬自问,别让自己的负面情绪或猎奇心理成为其滋长的土壤。作为有理性的个体,我们应该学会区分真实与虚假、客观与偏见,不要被垃圾情绪带偏。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文明。(胡欣红/文)

标签:
热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