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 | 用活“土”资源,振兴“新”乡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要有敢向“荒山”要“金银”的勇气和智慧,让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用好本土资源,才能做出本土特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力量。
乡村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它们承载着乡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作为乡村的灵魂,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盘活文化资源,要把握好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保护是前提,传承是目的,创新则是未来。乡村文化可以学习当前流行的文化IP方式,根据自身特色打造活化、动态、能变现的主题IP,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出圈”公益流量,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让跨界融合为农村发展插上文旅、设计、互联网的翅膀,更具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和城镇化发展原因,乡村存在大量闲置土地和闲置农房,助力产业升级,就要把这些“固定住”的资产变成新动能,让闲置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力量。盘活土地,要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交易,实现土地数字化、交易市场化、种植规模化,盘活零散土地资源,集中打造乡村产业聚集地。盘活农房,已经有一些可行案例,可以借鉴参考,如“合作社+农户”“村民+市民”等多种合作方式打造休闲旅游、养老度假、娱乐营地等产业,把“空心房”变成“致富屋”。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引智下乡,种下梧桐树,引回金凤凰,更要把握本土化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最了解这片土地、对乡村有最深感情的人。要大力发展村级产业,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回流本村务工。通过长期聘用、季节及短期用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努力实现富余青壮年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要努力培养本地化人才,营造良好的读书求学氛围,激励青少年好好学习,学适宜乡村发展的专业,开通返乡就业的好通道,鼓励他们回乡共享。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开展适宜本土化产业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
用活“土”资源,振兴“新”乡村,不仅是对传统乡村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实践。通过挖掘和利用乡村的独特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我们有信心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张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