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传统文化会不会过时?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文运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27日 20:16:03

更多

  原标题:传统文化会不会过时?

3.jpg

  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了。同时,也有人怀疑,传统文化形成于千年之前,会不会过时呢?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回答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定义不容易下。对于难以准确定义的词,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可以说是“一个概念,各自表述”,我们也不例外。

  我们这里要说的文化概念来自《易经》。《易经·贲卦》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指动物身上的斑纹,既有修饰、装饰的作用,也是不同动物之间互相区别的特征。“贲”就是纹饰。贲卦,上卦是艮,代表山;下卦是离,代表火。山,是不可撼动的,可以类象为决断、取舍,也就是“文明以止”的“止”的意思。火,是绚丽灿烂的,可以类象为“文明”。“文明以止,人文也”可以理解为:以文明来做决断、取舍,是人类异于动物的特征;“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理解为:深刻认识、把握人类这种以文明来决断、取舍的特征,就可以教化天下,这就是文化。

  比如,饿了就吃,是人类与动物都有的本能,不算文化。吃出讲究,让饭菜具有情感含义,像长寿面、生日蛋糕等,这就不是动物所能理解的,而是人类所特有的“文明以止”,这就是文化。善用它,就可以教化天下,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又如,一个普通的小铁片,其价值和作用是很有限的。如果在这个小铁片上,刻上某著名大学的名称,它就有了纪念意义。如果名称是由校方专门刻在铁片上的,而且获得这个铁片的条件是必须在高考中胜出,那么,这个铁片就成了校徽,具有了完全不同于铁片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文化。善用这一点,就可以影响很多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因此,文化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面,也就是说它有器物、技艺层面的载体;同时,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一面,比如器物、技艺背后所反映的习惯、规则等制度,以及思想、精神等智慧。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一面,才是文化的本质内涵。

  如果从器物、技艺等载体层面谈,无论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会过时;但如果从更本质的制度、智慧等内涵层面谈,就不一定过时。

  比如,电子计算机是现代文化或者说西方文化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盛行于全球的586型号计算机,距离今天不过20年,就已经完全过时了,很多年轻人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但是,生产586型号计算机的IBM公司、英特尔公司都还在,其研发、生产、销售制度也都还在,并没有过时。将来有一天,IBM公司、英特尔公司也会不复存在,其研发、生产、销售制度也会不再适用。但是,计算机技术所赖以产生的智慧,却一直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作用。

  传统文化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比电子计算机久远得多,在器物、技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层面,过时也是正常的。比如,商周时代的青铜鼎,从器物层面的作用来看,完全不能和今天最普通的铁锅、电饭锅相提并论,已经过时了;如果从鼎所反映的饮食习惯、礼仪规则等制度层面来看,今天虽然已经不能直接拿来用,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如果从鼎所体现的教化智慧以及铭文中的一些做人、治国道理来看,今天依然有用,并未过时。

  总之,要讨论传统文化会不会过时,先要分清所讨论的对象在传统文化的哪个层面。如果是指器物层面,则迟早都会过时,不过时不足以谈发展;如果是指制度层面,则不会完全过时,今天依然可以借鉴;如果是指智慧层面,则完全不会过时,今天依然可以运用。

标签: 传统文化;层面;文化;文明;技艺;智慧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3276702559582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