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求是为基 创新为翼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婀娜 江南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5月21日 09:43:58
120年前,从只有30名学子诵读的学堂,发展到今天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始终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与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120年前,一所新式学堂诞生于钱塘江畔,这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和选送高材生出国深造最早的学校之一。120年后,这所学校最近一年的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总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及转化率、进入ESI世界前100位和前50位的学科数,在国内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这所学校,就是跨越三世纪、走过双甲子的浙江大学,目前我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支撑起学校120年砥砺奋进的,是其创新的胆识,是它始终以求是为基、以创新为翼。
创新成为一种基因
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创新的精神气质贯穿始终。
120年前,求是书院的诞生,就是旨在改变“只空谈义理,溺志词章”之状,开启民智的创新之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西迁至遵义、湄潭的浙江大学,在艰苦条件下,涌现出世界一流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等人物,也是因为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创新。
进入新世纪的浙江大学,更是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创造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及全球挑战重大需求,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围绕提升治理能力,营造包容共享的文化氛围,在多个方面持续创新,构建起完整的大学创新生态体系。
“让创新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构成”,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看来,“要始终坚守大学精神,让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浙江大学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办学特色以创新引领,政策以改革见长的办学模式。”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表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背起行囊到深山的村小去支教,走出国门做品牌设计……浙江大学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尊重兴趣、挖掘潜能、张扬个性、注重差异。
多年来,浙江大学始终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特色人才,更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一些高水平院校就开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创新。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是当时首批开展人才培养创新的先行者之一。33年间,学院始终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基点,以交叉复合为培养核心理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通识教育与个性化、自主性专业培养结合,培养出包括神舟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宋征宇在内的一大批领军人才。
如今,浙江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浙江大学要培养的绝不是仅仅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而是未来社会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吴朝晖阐释:“他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仅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交流能力,还应敢于挑战权威、质疑问难,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仅具备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能力,还要保有跨越国籍和文化差异的全球视野;不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格,还应具有胸怀家国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打造高科技创新链条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隧道挖掘被价格高昂的“洋盾构”一统天下。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在教师杨华勇的牵头下,浙江大学与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攻关,于2004年掌握核心技术,2010年国产盾构开始批量生产。“过去,北京地铁1号线20公里前后用了18年修成,而现在城市地铁线50多公里只需5年左右就可建成。中国的盾构技术已经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杨华勇介绍。
浙大人在科研领域的锐意创新,百年来始终未变。70多年前,浙江大学西迁湄潭,谈家桢就在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建立起了生物实验室,坚持做遗传学实验,最终发现“嵌镶显性现象”,在国际引起轰动。时至今天,创新始终是浙大人科技进步的“密钥”。“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跨入30亿元规模,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突破成果,研制出世界上“最轻材料”,H7N9禽流感研究取得突破、成功研发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用溶液法制备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浙江大学自2010年起,已连续7年蝉联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高校第一名。
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日臻完善。沿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向西,绵延33公里,是杭州市政府正在规划建设的城西科创大走廊。走廊的龙头就是浙江大学,一端连着紫金众创小镇,一个充分整合国内外产学研合作资源,旨在将科技创新要素积聚起来的创新孵化载体;往西跨越未来科技城,同时,走廊还链接多个浙江科研单位。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也已挂牌成立。这意味着,一条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完整高科技创新链条已经打造。
“这个构架类似于美国硅谷、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关系,依托一流大学,打造一个科技高地,进而带动一个经济带的形成。”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认为。
从创新1.0到创新3.0
在浙大,有一个师生们都熟悉的概念——创新3.0。其内涵为:如果将大学的创新比喻成一个系统的话,1.0时代是线性创新,是相对封闭的;2.0时代是协同创新,是开放式的;到了3.0时代,是生态创新,是网络化的。本着这样的思路,浙大在人才引进与聘用、考评制度、科研体系等多方面进行集成创新,力求为育人与科研提供健康的机制。
王浩华,浙江大学青年教师,其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大学以及中科院物理所的课题组等合作,联合研发了十比特超导量子芯片,成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的超导量子比特的多体纠缠。他的快速成长,正得益于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制度。
2010年底,离开美国顶尖的超导量子计算小组,33岁的王浩华回国,通过浙大的“绿色通道”,被评为教授,而且可在一段时间内不受业绩考核指标的约束。“这项政策对我这样刚刚回国在科研上拓荒,承担着技术难度大、平台建设周期长、实验成本高、配套设施短缺的科研方向的年轻人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人事制度的创新改革,浙江大学一直走在前列,鼓励潜心科研,鼓励人尽其用。
此外,学校鼓励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目前已建立起首批16支科技联盟。“比如目前很前沿的人工智能研究,学校5个学部近20个学院都涉及相关方向,那么,就需要一个动态的平台将人和资源整合起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科技联盟的首席科学家杨华勇院士说。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120年前,从只有30名学子诵读的学堂,发展到今天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始终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与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今天,浙江大学正继续以敢为天下先的格局与勇气,阔步向世界一流迈进。
标签: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