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楼市岂容 谣言与违规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玉宝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0月14日 07:33:59

更多

造谣和违规等房地产行业乱象由来已久,过低的惩戒力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个暂停要暂停到何时,对违规者是否构成足够“杀伤力”,对行业是否构成有力震慑,我们期待监管者更加持续地发力。

  10月12日,国家住建部通报杭州、深圳楼市散布谣言案例,要求各地借鉴杭州、深圳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力度,依法查处散布谣言、恶意宣传炒作,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求“各地借鉴杭州、深圳的做法”,住建部的这个说法值得思量。一方面,楼市调控的关键节点,各地打击扰乱房市违法行为的力度不能松懈。另一方面,各地为什么要借鉴杭州、深圳的做法,从住建部的通报中不难解读出,近段时间以来,造谣并不是杭州一地房企的“绝活”,而是具有全国普遍性。

  事实正是如此。简单扫一扫报端即可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苏州、济南,凡是房价涨得厉害的,同时必是各种谣言满天飞、违规行为横行的地方。房价的涨幅几乎与违规乱象成正比。最厉害的莫过于上海,9月前因为房产中介的一波汹涌的调控谣言,一度导致很多夫妻排队离婚购房。就杭州而言,仅在10月份的前8天就查处了26家房企。

  谣言之外,包括制造谣言、虚假宣传、哄抬房价等在内的房地产企业违规行为又出新变种。就在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其中强调,房企和房地产中介不得违规开展房地产金融相关业务。

  这一条,针对的正是当下房地产中介热衷的“众筹买房”“首付贷”等违规之举。大家或许还对去年股市巨幅震荡时汹涌的违规配资记忆犹新。如今,这种违规“场外配资”又入侵楼市。这不仅有悖当下中国的“去杠杆”政策,更添楼市金融风险。

  实际上,房地产行业违规乱象由来已久,其中缘由值得深思。譬如中部某省会城市,当地对房企违法违规行为定期通报,但令人吃惊的是,一些企业竟因“处罚太轻”而陷入年年“通报”年年“违规”怪圈,有房企集团甚至每年都预设“违规经费”。另一华北城市,2011年以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违法比例高达六成。

  为什么?处罚与收益不成比例是重要原因。按照目前惯例,很多违规者都不会受到经济处罚,即便有,也不过数万元。这对监管部门而言已是出手较重的情形,但对房企甚至连一平方米的房价都不如,又如何对违规者形成震慑?

  真正呵护楼市健康发展,打击违规和造谣,监管必须出重拳。除了经济处罚须借由完善法规的途径而加重之外,最关键是使房地产行业的信用体系和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对违规房企最有力的杀手锏,是暂停网上签约、限制参加土地竞购、限制信贷等举措。这些实际上已列入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问题是,进一步明确这些手段使用的条件,并且在执法实践中真正敢于出手,才会让以身试法者心存忌惮。

  杭州查处宝嘉房地产公司造谣一事饱受关注,重要原因即是其使用了暂停网签、暂停预售证办理等较有力手段。当然,这个暂停要暂停到何时,对违规者是否构成足够“杀伤力”,对行业是否构成有力震慑,我们期待监管者更加持续地发力。

标签: 违规;谣言;杭州;金融风险;楼市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