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展现中国华文化魅力 把家风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胡祖吉 王延隆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8年04月16日 07:57:41

更多

把家风文化融入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

1.jpg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统家风家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把家风文化融入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

  重视家风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家风文化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从文化的根源和特质来看,家风家训是家族血脉的延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精神鼓励之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族文化。家训作为家风文化的承载物,经岁月变迁大浪淘沙能够保留下来的,往往与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其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钱氏家族能够涌现出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杰出人才,与其著名的《钱氏家训》中“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等指引教化密不可分。

  家风文化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风文化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育人为核心的朴素的道德教育。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中心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育人。它不仅立足大学生个人品德和思想道德教育,更是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导向,重在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实现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风文化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包括家风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历史上近百部家训文献,如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等,都蕴含着“和谐”“爱国”“友善”等主流价值观,与新时代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是统一的。家和万事兴、尊老爱幼、贤妻良母、勤俭持家等传统家风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庭和亲情理念。在多元文化激荡的成长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汲取家风家训精华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把握家风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共通

  共通的文化生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家庭生活是教育的基点,我们的教育对象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家风家训实际上就是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进入学校教育以后,学生在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的共同熏陶下成长。大学生生活在同一校园,有着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是另外一个空间上的“家”,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更为重要的育人功能。

  共通的文化符号。人类的一切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人们发明、运用各种符号,创造出一个“符号的世界”。 家风家训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符号,它通过家谱、宗祠、家规等宗族标志物附载传承从而形成“时间的岛屿”。好家风家训是一种社会文明的符号,好的家风家训影响激励家族成员健康成长,甚至成为社会精英。同样,高校校风教风学风通过校训、校史、校歌等文化符号表达出来,通过具有自身气质特色的校园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犹如阳光和空气滋润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共通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精神气质、校风校训和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髓是一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追求反映全校共同发展目标、办学理念、文化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家风文化的道德感化和精神鼓舞给我们的育人工作以深刻启示,深入挖掘传承家风家训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能够为育人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深化家风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家风家训文化作为重要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把好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把更多的好家风好家训作为研究素材,用好家风、好家训典型示范引导大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力量,形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教材体系。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适应新媒体时代对文化传播的形态变迁,系统整理优秀家风文化资源,以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创作各类文化产品,并利用网络、微信等渠道积极宣传推送。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风文化传承的着力点,把家风文化贯穿到学生社团文化、寝室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把学生宿舍建成思想教育、文化交流、行为养成的素质提升基地。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加强高校与地方结对协同,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联动机制,遴选乡镇(街道、社区)作为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共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艺术创作、社会实践各个环节,开展好家训展示、家训朗诵会、家训书法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承接家风和传统习俗,探索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和文明行为规范,推进高校“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行为”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研究基地】

标签: 家风;家训;家风文化;传统文化;文化;高校思想政治;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共通;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804/W0201804162629141252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