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网论天下 正文

治霾舆论“段子化”让抱怨止于抱怨

中国青年报  王钟的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6年12月22日 10:06:34

更多

治霾舆论“段子化”,把严肃的空气污染治理问题,消解为打诨插科的剧本。

  这几天,全国很多地区遭遇雾霾天气,北京等20多个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学校停课、车辆单双号限行,雾霾不仅事关身体健康,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治理雾霾,已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呼声。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12月17日表示,我国将深化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责任。类似言论,各级别的官员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可见落实责任对治理雾霾的关键性。

  然而,在短期内,治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难以拿出一个确定的时间表。近年来,每到秋冬季节,北方地区就频发雾霾,可谓“不见不散”,对此,民间舆论呈现出一种“段子化”的倾向。

  从雾霾来时调侃某座大楼“起飞”,到高手编写出“雾霾神曲”,围绕雾霾的段子充分发挥了网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来自受雾霾影响地区的段子,也有来自空气质量良好地区的段子,前者显示出一种自嘲心态,后者则透露出一种优越感。

  遭受雾霾之苦,吐槽和抱怨当然是权利,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过多的段子占领舆论场,难免使得社会对治霾的关注失焦。治霾舆论“段子化”,把严肃的空气污染治理问题,消解为打诨插科的剧本,让抱怨止于抱怨。

  雾霾是直观的、可见的,这为创造段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雾霾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尽管每个人都深受其害,但不是谁都能感受到具体危害,再加上空气污染问题具有地域性特征,使得一些人较为“超脱”地看待治霾问题。

  很多利益代言者也在拿雾霾做文章。“空气质量好”成了地产商销售楼盘的广告词,“逃离雾霾”是旅行社推介旅游线路的噱头。很难说这样的广告有多大实际作用,一个北京居民是否会仅仅因为雾霾到外地置业,又究竟有多少人因为雾霾“说走就走”?这其实不重要。关键问题是,借助雾霾的舆论号召力,不同的人和组织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而且关注点已不局限于治霾本身。

  不否认一些人摆脱了坐而论道,以起而行的姿态介入治霾,从公众人物关注空气污染的成因与危害,到草根群众监督政府发布的PM2.5值。不过,这些努力的传播远远没有构成治霾舆论的主流。在舆论场上,很多人还为限行与车辆使用权的矛盾争论不休。调侃雾霾时积极参与,真的要为治理大气污染做些什么牺牲的时候,就左顾右盼,把所有责任推给政府与第三方。

  治理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也不是为政府开脱责任。在发达国家成功治理污染的经验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是环境治理的积极力量。享受现代工业成果的每个人,都是消耗环境资源的既得利益者,都有责任偿还属于自己的环境债。当然,为治霾的付出是共同而有区别的,个体所要承担的责任自然少于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也无法取代负有监督与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

  治霾舆论“段子化”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它反映了一部分人将自己与治霾责任剥离的倾向。雾霾问题已经爆发多年,社会对治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无需通过调侃的语言提醒人们雾霾的存在。过多重复表面问题,仍然只是一种旁观者心态。

  当下,科学、理性的治霾舆论尚未形成,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依然薄弱,停留在浅层面的段子阻碍认识的深化,无助于展示行动的力量。

标签: 段子;空气质量;治霾舆论;大气环境质量;大气污染治理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2223630621582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