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托起教育公平的底线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丁雅诵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3月02日 13:42:53

更多

从农村到都市,从西部到东部,在中国大地上办好每一所小学、初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均衡、更优质的教育,这样的梦想正在实现。

  云南昆明,“名校带弱校”的模式托起了教育公平的底线;安徽铜陵,“阳光分班”的政策解决了择班难题;辽宁大连,“教育城域网”的建成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如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高频词汇。

  自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缩小校际差距、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就成了教育督导的重中之重。日前,教育部又一次亮出教育均衡发展的成绩单:

  截至2016年底,已有1824个县通过了国家督导的均衡评估认定,占全国总数的62.4%。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7个省(市)已实现了所有县级单位的全部认定,湖北、安徽、山东、吉林4省通过认定的县比例超过80%。

  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更是亿万群众的内心呼唤。

  对于农村偏远贫困地区而言,均衡就是要补齐短板。随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确定,各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投入,以及薄弱学校改造、学生营养改善等计划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晴天起灰、雨天成泥的操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塑胶跑道;咸菜加窝头不见了,丰富营养的免费午餐让孩子们吃得满意、吃得放心;新建的图书室、音乐室,新鲜的远程教学、班班通,让农村孩子也和城里孩子一样,共享着教育的一片蓝天。

  对于城市而言,均衡则更意味着消除择校与择班。曾几何时,每到开学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为孩子买学区房、找关系递条子的家长不在少数。尽管许多地方出台了严禁择校的政策,但家长内心的择校冲动依然强烈。而如今,优质普通高中招生的“指标到校”政策,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机制创新,种种措施有效缓解了家长学生“舍近求远”的现象,好学校就在老百姓的家门口。

  教育的不均衡,无论是城区的“大班额”,还是农村的“空心校”,归根到底还是教学水平,尤其是师资配备上的不均衡。因此,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源头”入手,就要在教师能力培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精准补齐师资力量,在中西部、少数民族等边远贫困地区,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音、体、美等缺口较大的学科,更需要给予激励措施,加紧配齐。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的交流培训,拓宽乡村教师的受训面,鼓励优秀教师的校际流动,盘活优质教育资源,为薄弱学校注入活力。

  此外,教育均衡的阳光普照不能留死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更是需要关注的对象。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市民待遇”,零门槛安排就读;《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为残疾儿童入学提供法律保障;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出台,让困难学生免除后顾之忧……种种措施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党和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

  从农村到都市,从西部到东部,在中国大地上办好每一所小学、初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均衡、更优质的教育,这样的梦想正在实现。

标签: 教育均衡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302429705611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