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父母有监管责任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涨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02日 20:03:47

更多

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应该管好自己的手机,这不仅是为了家庭的财产安全,更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原标题: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父母有监管责任

  虽然打赏是主动的,但一些主播的“诱导”却应受到法律惩处。

  从2016年开始,网络直播这一新兴事物已经逐渐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仅半年来,因为直播打赏而涉及的盗窃、诈骗、挪用公款案件或未成年人趁家长不注意打赏网络主播就已出现28次,涉及金额890余万元。

3.jpg

  未成年人花费巨款打赏主播,近年来已经有不少这类事情见诸报端。2016年4月8日,福建省12岁的男孩小林(化名),为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2016年10月至11月,浙江14岁的男孩小明(化名)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共计花费3万余元。直播越来越火,受众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未成年人,怎么管好“打赏”确实值得探讨。

  首先,未成年巨额打赏源于父母疏于教导。巨款从哪来?多是从父母那里“偷偷”拿出来的。分析很多现实案例可以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是偷用父母的手机进行打赏。在无现金支付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管好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防范”家中小孩却是很多父母忽略了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未成年人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定型,比较容易受到诱惑,如果让他们轻松就能使用父母的财产,钱财损失事小,做出违规违法、损害品德的事情就更追悔莫及。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应该管好自己的手机,这不仅是为了家庭的财产安全,更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其次,就直播平台而言,也应该积极配合退款等善后处理。虽然在现实案例中,由于未成年人是主动打赏,多数不构成诈骗等刑事犯罪,很多地方的公安机关并不受理,但还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法律解决。有律师称,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当打赏金额与其行为能力不匹配或盗用监护人财产进行打赏时,监护人可向受益方要求返还。上文中提到的福建男孩打赏主播3万元的案例,后来直播平台经过核实,确认小林的账号有相应购买记录,也已全款退还。

  再次,虽然打赏是主动的,但一些主播的“诱导”却应受到法律惩处。有媒体调查发现,有的网络主播会或明或暗地向未成年人受众索要钱财。比如在某直播平台上,用户向主播“拜师”,先要送两架“飞机”,花费人民币上千元。而在直播过程中,有的主播也会点名自己的“铁粉”打赏。这些行为,不仅直播平台要及时介入制止,有关方面也应调查其是否涉嫌违法。

标签: 未成年人;手机;父母;行为能力;监护人;受众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302691637438209.jpg